記得50年前,有一天跟著父親在田裡種番薯,背後是深沉遠山,年邁父親戴著破舊斗笠,彎腰低頭把番薯枝苗一一插入泥土,不分寒暑冷熱,日夜辛勤勞動的身影,映入眼簾,在靜寂的時空中,看起來就像鑲在土地上的一幅畫,父親低頭專注工作,呈現著客家農夫謙卑認命的畫面,我如實畫下生命最感動難忘的第一幅人物畫。在多次畫展中,這幅作品頻頻受人青睞,但展場裡所有作品都可以割愛,唯獨《父親》是絕對不可出售的,「他」是無價,也是最重要且割捨不得的唯一。—張秋臺—
「石圍墻」生活的苦與樂
張秋臺生於1938年,父親有5兄弟,向人租佃耕作,閒時兄弟四處幫人扛轎貼補,他母親常說:丈夫「肩頭給人準路行」,一家勉強也難得溫飽。他有7個兄弟姊妹,早年生活窮困,可說苦到極點,母親聰敏勤奮賢慧,個子矮小,但是「小歸小,拳頭嘛尖膩膩(尖銳)」,雖不識字,但教養子女、為人處事,通達情理。常對子女說:「看人面不如看泥面」,「求人膝頭,不如靠自己的肩頭」,家裡窮,更要咬著牙根靠自己努力,不能向人低頭乞求憐憫,這些庭訓影響了他日後的生活態度。張秋臺福基國小畢業後,就讀省立苗農及新竹師範學校。回想當年傍晚回家,母親一身溚澇(溼淋淋),還在菜園忙著挑水種菜,勞苦工作景象,敬謝不捨。母親一輩子不知要忙多少事,「比牛還要做」來形容她,一點也不誇張。
公館的石圍牆是張校長的胞衣跡(出生地),這是非常典型的傳統客家聚落,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四周沒有河洛人,民風純樸保守。早期村裡沒電燈、收音機,家家燈盞,戶戶炊煙,居民鮮少與外界互動,閒時大人小孩在大樹下聊天說地,村中寧靜安詳,多有長者靜坐門前樹下看水滸傳、封神榜、七俠五義等熟悉的章回小說。年節到時,每戶人家大門換貼吉祥喜慶門對春聯,即是客家人晴耕雨讀的日常。居民勤儉刻苦,樂天知命,雖然偏鄉的客家村落,卻也保有濃厚的客家文化傳統。
每當九降風吹起,陣陣成群候鳥北向南飛,日頭西向紅崩崗處落山,他坐在石駁頭上,仰望彩雲滿天,近看田間稻浪如波起伏,這遺世悠然景象,深植豐富了他對田園的依戀和家鄉的懷思。
人稱「臺灣米勒」的藝術啟蒙與反思
光復初期物資缺乏,鄉下小學生沒用過蠟筆、水彩,苗農初級部也沒有美術課,升上新竹師範一年級上美術時,同學九成來自初中,只有他左看右看還不知如何下筆,加上老師一口河洛話更是鴨子聽雷,自然被老師冷落,這一年過得很沮喪。二年級時,由高大又認真風趣的李澤藩老師任課,不管學生程度如何都耐心教導。老師打開調色盤,架起畫架,解說構圖取捨和上色要領等,畫面瞬間像變魔術,一幅層次分明和乾濕並用的水彩畫就神奇出現了,每每贏得所有學生的敬佩,李澤藩老師是被全體學生公認為臺灣難得一見的偉大教育家和水彩畫家。雖然張校長本來非常喜歡音樂,每當教室傳來悠揚的女高音和流暢動聽的鋼琴樂聲,都會泛起想學音樂的心情,但考量現實後,選擇低廉方便的調色盤和彩筆,享受任意揮灑的快樂。
學生時代常去青草湖寫生,畢業分發到南湖國小任教,下班返家途經湖山鄉道,就沿途寫生,不斷探索水彩技法和累積畫藝。一次參加法雲寺寫生比賽,站在旁邊注視許久的陌生人,問他:是李澤藩的門生嗎?這讓他深刻省思藝術創作的方向,即便崇敬老師的人格風範和畫風,藝術創作還是要有自我的獨特風格。
畫紙上深耕70載
張校長身為長子,除了幫忙掌牛、割草做雜事,也隨父親下田,蒔田、挲草、割稻、扛穀、挑擔粗活,常年田間勞動,讓他深深體認:治家格言古訓「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金言的道理。隨季節遞嬗,農人「日夜辛勞兩頭烏」,有忙不完的田活農事,張校長畫下周遭熟知的家鄉風土人情。他明言:並非美術科班出身,沒有術科及學理的專業訓練,憑著對繪畫的滿腔熱情,讓畫作「言之有物」,不趨附藝術流風,不為藝術市場作畫,他是為父母、叔伯、農鄰,在田間揮汗耕作的日常為題材,畫出田野最真實動人的景象。
張校長在1995年完成《臺灣農耕系列》66幅作品,是臺灣農業發展史的重要見證,當年農委會還特別將畫作印製成月曆及專輯,放眼以稻米為主食的亞洲各國,如此完整的農耕系列作品也未曾有過。而,隨著時代變遷,農夫多半垂老凋零,「牛嘛帶子落埤塘」的景緻不復看見,一棟棟的房子蓋在農地上,大量機械化耕作取代了人力,很慶幸在《農耕系列》中,還可以找尋昔日的歷史足跡。
退休前後,他跟著登山家,攀登許多臺灣百岳,曾在山頂迎接新年到來,欣賞令人屏息的山林勝景,完成《臺灣高山》系列的壯闊作品。近年,感嘆臺灣西部過度開發,大片農田支離割裂,難以下筆,只好到花東最後的香格里拉—池上、關山,尋找畫題,池上新開園是他外公、舅舅的老家,春耕的水田映照,初夏盎然綠意稻浪,秋冬時的金黃禾浪大地,他下筆完成了數十幅東臺縱谷系列作品,這是他對臺灣最後淨土的禮讚。
生活化的辦學精神
張校長身為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安慰:是有機會能幫助孩童和影響學子,向好向學。921大地震時,很慶幸牆上一幅大畫安然無恙,於是捐出義賣所得101萬元賑災,也體悟意外來時,迅速往外逃跑保命,因而發想「裸足上學」的實驗方案,在與全校老師討論和同意後試辦,先把操場校園清理乾淨無虞,決定每週1、2天在升旗後,全校師生同時脫鞋,全體整天在校內赤腳走路活動,笑稱:先人「腳皮厚卻臉皮薄」,現代人「腳皮薄卻臉皮厚」,你說呢?
石圍牆早年沒有電,沒有娛樂,庄中關帝廟,組成了梨園子弟班,夜深人靜,老僧花旦的唱曲,聲聲入耳,留下難忘的童年記憶。隨著影視傳媒風行,客家老祖宗的亂彈八音消失了,為了延續客家八音傳承,他賣畫購買鑼鼓樂器,聘請老師傅教導學生,學習客家傳統音樂,成績斐然,到處應邀演出,頗獲好評,引起了鄉親朋友對傳統客家音律的關注與認同。
張校長也和學區家長打成一片,雖說「大鳥築大巢,小鳥築小巢」,公館南河國小學生不過幾十位,創辦農事技藝運動會,達到全村總動員的參與熱潮,村民在各種農事技藝競賽中,如:「挼草繩、挑擔、紮禾稈、剖甘蔗、趕鵝逐鴨」等農村生活,成了運動會最吸睛的節目,傍晚則大開宴席邀請村民共享客家美食,連外地人也慕名而來,從20幾桌到200桌次,有2千人參與活動並同時聚餐的空前盛況,全村就像辦喜事,一起㓾雞捋鴨,家長有捐50隻大鵝,有捐好幾條大豬,上下二港,男夫女婦,大人小孩,共享澎湃的道地客家美食,也享受濃濃人情味。長者在趣味十足的農事運動會中,回憶客家生活文化,更讓年輕人從中見識前人的農事技藝,一舉數得,意義深遠,「有張校長的地方,小河壩也會出大鯉嫲(大鯉魚)」,此言果然不虛!
全文轉載自《2023客家貢獻獎得獎人輯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