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新聞/綜合報導】為客庄留下在地記憶,由客家委員會主辦的「?等記得:客庄在地記憶的紀念形式徵件」,活動起跑,今(7)日在實踐大學台北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辦徵件說明會,預計要向大眾徵集設計作品,作品主題須從五大歷史事件發生在客庄的事件或人物出發,並透過設計發想、反思甚至逆寫歷史,進而向民眾呈現屬於在地的客庄紀念歷史。

由客家委員會主辦的「?等記得:客庄在地記憶的紀念形式徵件」,活動自今(7)日起至明(2024)年2月7日下午17時止,要向大眾徵集設計作品,作品主題須從五大歷史事件發生在客庄的事件或人物出發,來進行發想、反思、逆寫,進而向全民呈現屬於我們在地的客庄紀念歷史,設計首獎為100萬元整。

從乙未保臺戰爭開始,臺灣的客家義勇先烈開啟保衛土地的史詩篇章,緊接著,太平洋戰爭的臺籍日本兵、二二八事件及八二三炮戰前線守護者等歷史事件,都是台灣人都對這些歷史記憶猶新,但這些歷史背後,卻有一段段的消失歷史記憶,這些撼動台灣、影響世界的五大歷史事件,背後有著無數的客家庄園義民忠勇們的名字。

現場的學者更分享國外的經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黃舒楣副教授,更分享從埃及的方尖碑到日本廣島的歷史記憶是一個民族重要的印象,因此,客委會特別公開徵選,訂定以這五大歷史事件為主,以公共空間藝術美學構想與實體概念作品的方式呈現,提供客庄鄉鎮「歷史記憶」的環境營造,若在初選入圍的30組可獲10萬元獎金,進入決選更選出5組頒發30萬元獎金,以及最大獎的首獎更可獲得100萬元。

擔任本次評審委員之一的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王俊雄向參加的民眾表示:「這個尋找客庄在地記憶設計的過程,沒有絕對的答案,而是一場運動」,他認令人感動的地方在於,在大家生活且共感的環境下,如何重新認識自己,而這個設計過程中,談的絕不全然都是客家,而是重新尋找「我們是誰?」的過程。

本次徵件的評審包括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邦畛、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彭俊亨、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黃聲遠、永真急制workshop設計師聶永真、實踐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許鳳玉、建築設計學系主任王俊雄,今天評審們也向大家分享,未來民眾欲設計投稿時,如何能較快對焦。

現場也有學生提出:「如何邁出第一步才能符合這次的徵件主題?以及元素是否有符合客庄的元素?」對此,評審之一的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邦畛:「先行動,就對了」,他進一步解釋,也許在發想和設計時,會先反問「這是不是客家?」,但客家是什麼很抽象,只要把握真實在客庄發生的人事物,那就是客家。陳邦畛也笑說:「也許會大家會把很多覺得是客家的東西都湊一起,最後卻變得不是大家認為的客家,也不一定」。

由客家委員會主辦的「?等記得:客庄在地記憶的紀念形式徵件」,活動自今(7)日起至明(2024)年2月7日下午17時止,要向大眾徵集設計作品,作品主題須從五大歷史事件發生在客庄的事件或人物出發,來進行發想、反思、逆寫,進而向全民呈現屬於我們在地的客庄紀念歷史,設計首獎為100萬元整。

而客委會主委楊長鎮也向現場的學生表示,這場活動的目的是希望邀請,全台灣民眾,無論是否具有客家人身分,大家都可以透過這五大歷史事件,一起反思台灣客庄歷史,進而逆寫我們的客庄記憶,讓大家重新找回客家人在臺灣這片土地的集體記憶與認同。

客委會表示,地方記憶的重建,是打造台灣人生活共同體與社區認同的重要基礎,但臺灣是一座失憶的島嶼,歷經不同時期的殖民或威權統治,自我的記憶已沉澱在失憶的深澗。而台灣客家的文藝復興有賴語言、文化的復振與創新,更有賴於客庄集體記憶的重新發掘與再現,才能一起將個人、家族、村落的角度,謀求出台灣客庄的歷史共識,達到台灣社會的多元進步價值。

直播網址:?等記得:客庄在地記憶的紀念形式徵件

延伸閱讀:

全台首例歷史碑文改寫 獅潭墾首黃南球碑文見證原客共好一大步

【華文版】 原客共好!全台首例 客委會推動拓墾黃南球先生紀念碑改寫 【蘇佑昇/西湖海陸腔】苗栗獅潭黃南球碑文改…

客家向原住民族致敬 客委會苗栗雅悠圳立碑石紀念

客家委員會為共同響應8月1日全國原住民族日,特以原客共築之苗栗大窩雅悠圳作為故事背景,拍攝客家向原住民族致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