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

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每當國家存亡危急之秋,必會出現捍衛主權的烈士、協力者(協助侵略者)與無助的順民,1894年(甲午)清政府因清日戰爭慘敗,割讓臺灣給日本;隔年(1895、乙未)日人據臺,亂世見忠奸,抗日最壯烈的是客家義勇軍與楊載(再)雲率領的新楚軍。

繼醫師作家陳耀昌歷史小說《頭份之雲》之後,聯合大學教授林本炫、黃鼎松、廖綺貞亦出版《苗栗1895保臺戰役》﹔乙未抗日重鎮銅鑼,也利用火車站舊倉庫設立「銅鑼灣1895文化生活館」,研究1895保臺抗日戰役再受重視。

「割臺則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為天下主?」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前,光緒皇帝也反對割臺,康有為等人更認為割地請和,萬國公約向無此例,寄望列強干涉;但當權者如恭親王奕訢、軍機大臣孫毓汶和議和全權大臣李鴻章都贊成割臺以全和局,清廷迫於無奈,最後犧牲臺灣。

臺灣紳民痛心疾首,5月23日發表「臺灣民主國自主宣言」,推舉巡撫唐景崧為總統、丘逢甲為副總統兼民兵司令官、劉永福任南部守備大將,希望以拖待變,對外爭取列強同情干預,對內則爭取南洋大臣張之洞等反割臺派的奧援,但面對日軍逼進臺灣,全臺官民人心浮動。

6月6日日本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率文武官員在基隆上岸,發表對臺施政方針,當天唐景崧竟即率親信搭船潛回內陸,臨走丟下五萬兩銀子給守衛部隊,艋舺商人辜顯榮則赴基隆迎接日軍,官兵見主帥唐景崧未戰先逃,也無心抗日,爭搶官銀攜械逃亡。

這群唐景崧來臺前在廣東召募的粵勇(因在珠江之南兵營訓練,亦稱河南兵或河南營),很多是客家人,他們帶著官銀往桃園、新竹一帶流竄,準備找船偷渡回內陸,有人因財露白遭舂柄(盜匪)洗劫殺害﹔有人投靠客庄隱姓埋名,在臺落地生根;其中有27人投宿新埔廟宇,遭舂柄劫財殺害,地方收屍合葬,稱「二十七公墓」。而類似的「河南兵」墓,桃竹有多處。

陳耀昌《頭份之雲》中的「粵東二十七公」,指的是這群粵勇,因群龍無首,雖有槍有銀,卻人生地不熟,反遭舂柄「黑吃黑」遇害。「頭份之雲」的「雲」,是指新楚軍(湘軍)統領楊載(再)雲,他率新楚軍抗日犧牲,可歌可泣;反觀「二十七公墓」粵勇卻畏戰捲款而喪,形成極端諷刺,但地方父老普渡眾生,同視為「萬善爺」祭祀。

《馬關條約》給臺民兩年時間,可自由選擇處理財產內渡或留台,結果絕大多數富豪、仕紳為避戰亂都選擇內渡,少數成為「協力者」,而多數百姓在無助下只能當順民。

抗日迎敵者有四類:一是反對割臺,支持抗日,但見大勢已去,末正面迎敵就內渡;二是參與抗日,也正面迎敵,不敵才內渡;三是前往內陸向反對割臺派尋求粵援,未如願滯留大陸;四是保衛鄉土抗日到底,壯烈犧牲。

義軍統領丘逢甲、情報局長李祥甫,抗日失利後內渡,丘逢甲回廣東蕉嶺,推動教育報國;李祥甫奔丁憂之喪才返台,後寄情詩詞。有人批評丘逢甲見大勢已去即內渡,亦有人說唐景崧內渡後,他仍率義軍在南崁作戰,7月底才內渡;他的大哥邱先甲後也返台,追回部份田園。

舉人謝維岳是苗栗英才書院山長,他到內陸向張之洞討救兵,張亦派員來台考察軍情,但清廷阻止張粵援台灣,謝維岳後滯留內陸,任江西廣信縣知縣,卒於內地。黃南球曾率勁字營民兵抗日,也加入吳湯興、徐驤義軍行列,協助募兵抗日,不敵才內渡,直到總督府招撫內渡富紳,他始返台。

真正抗日到底,壯烈成仁的是北埔姜紹祖、頭份徐驤、銅鑼吳湯興,新楚軍統領楊載雲、佳冬蕭升祥、蕭月祥兄弟,他們才是真正的烈士。

丘逢甲是台灣民主國副總統兼民兵司令官,他抗日失利後返回廣東家鄉蕉嶺,推動教育報國。何來美翻攝
丘逢甲內渡回廣東嶺家鄉興建的培遠堂住宅。何來美攝
1895年(乙未)抗日戰役壯烈犧牲的吳湯興烈士。何來美翻攝
銅鑼是乙未抗日重鎮,丘逢甲、吳湯興、李祥甫是3位要角。何來美攝
楊載(再)雲於乙未戰役率新楚軍抗日壯烈犧牲,在頭份的楊統領廟設有「楊統領再雲萬善爺諸公」神位。何來美攝
銅鑼文史工作者爭取將銅鑼火車站舊倉庫規劃為「銅鑼灣1895文化生活館」,常辦文化講座。
陳耀昌今年初在頭份舉辦《頭份之雲》新書發表會,此書重現楊再雲統領新楚軍抗日,以及「粵東27公」的歷史故事。何來美攝
著有《臺灣七色記》歷史小說的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到銅鑼演講「乙未戰役精神」。何來美攝
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教授黃鼎松(右起)、林本炫、廖綺貞合著的《苗栗1895保臺戰役》,研究竹南尖筆山與苗栗營頭崠抗日戰役,今年9月在銅鑼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舉行新書發表。何柏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