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涼風有信,在晨露晚霞,在澄明青空白雲過隙,在九腔十八調情曲中。

有一位小女孩,在1940年的戰亂中輾轉南下,自香港到台灣竹東依親,在客庄跟著先生姨丈一家生活,晴耕雨讀的家學裡,學得一手客家菜並保存了菜譜;在一個下雨的午後,阿婆閒來無事傳授女孩們煮食,有道菜名叫算盤子,她記下了食譜;芋仔和糯米粉搓成湯圓再壓扁,用臺三線客家人常用的配頭(poiˇ teu 海陸腔,炒料)翻炒上桌。

有一位客家心臼(simˋ kiuˋ海陸腔,媳婦之意),在2000年後的情勢中,作嫁苗栗公館,一個以物產豐饒,在地風物聲譽卓著的農村,總是有新鮮事等著她,社區活動、地方創生,一個又一個以競賽之名創造的商機,她用母親傳授的一道家鄉菜,廣東梅縣的算盤子做客家小炒參加比賽,得到好名聲。

有一位桃園的客家女孩,成了馬來西亞潮州人的餔娘(buˋ ngiong 海陸腔,妻子),寒暑假回婆家省親,打開視野也擴增味蕾,驚奇被北埔人發現並帶回台灣發展的擂茶,在馬來西亞客家餐館是常備菜單,吃法隨性歡喜各有奇趣,泡在擂茶裡一起吃的算盤子,嚼勁夠味。

算盤子是以芋仔為主要食材的芋圓,在塑型上,搓成方圓再壓一下看起像算盤珠子比較可愛,台三線上,中秋時節,正是芋仔成熟時候,此際,二期稻作正分蘗,可說是一年中比較清閒的日子,能夠享受鄉村悠然時光,做一些粄食糕點打牙祭,八月半的月光餅,有蕃薯和芋仔兩種口味可以選擇,體現秋風送爽好時節。

自廣東嘉應州的東婆羅洲客家商人羅芳伯的故事改編的客家大戲《羅芳伯傳奇》和《蘭芳傳》裡有一句歌詞「萍蹤客路行萬里。」很能說明愛流浪的客家人行道天涯,也很能同理〈日久他鄉是故鄉〉的心情,隨著落腳之地的風土人情順應時勢而生活著。

自然界裡,還真有一種叫算盤子(學名Glochidion puberum)植物,從東北亞到東南亞都能看見,台灣學術名字稱作紅毛饅頭果,為大戟科算盤子屬下的一種直立灌木,都說客家人會採摘真就像是算盤珠子般的果實來食,我阿爸說,小時候去山裡跑,沒有糖果吃就採來嚐嚐,或許料理中的算盤子是因為植物而受到啟發得來的靈感,雨天無法出門時,央求阿婆做來解饞一味。

台三線上峨眉悅鄉田園的算盤子。蕭秀琴攝
植物界裡的算盤子。圖,Vinayaraj  CC BY 維基百科
加在擂茶裡吃的馬來西亞好客方算盤子。廖秀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