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柏均/竹東報導】提著在竹東市場買的客家粄食走進當地信仰的廟宇惠昌宮,這位一半來自日本、一半來自臺灣的華裔學生椿翼(TSUBAKI TSUBASA)正在客庄度過屬於大學生的最後一個暑假。媽媽是台灣人的他,得知已搬到台南的姐公、婆(海陸ziaˊ gungˋ 、ziaˊ po )來自竹東與苗栗西湖的客家庄,在暑假期間回來臺灣,特別安排了一個旅行,要來認識這個地方。

去年疫情的關係,在台灣多待了幾個月,聽到姐公、婆講客家話,也開啟了他對著客家的文化充滿了好奇與興趣,於是透過網路影片自學客家話,更通過了客委會的客語初級認證。就讀於日本國學院大學中國文學科的他,對臺灣的在地文化有著進一步的好奇心。

一半來自日本、一半來自台灣的華裔學生椿翼(TSUBAKI TSUBASA)提著剛從竹東市場買的客家粄食,參加惠昌宮的客語走讀。何柏均攝

椿翼因長得白白胖胖,從小也被爸媽叫「胖子」(海陸腔 pui ziiˇ),這個暑假他特別安排桃竹苗地區的旅行,為的就是能深入探索客家文化,包括走訪桃園的世界客家博覽會、苗栗、新竹地區的市場與寺廟,都令他深深著迷,他說:「因為沒有聽過家人以外說客家話,特別來旅行,剛好也參加用客語走讀的活動」。

「一說要來新竹,姐公特別交代要買竹東市場的客家美食」椿翼說。他特別買了各式粄食,準備帶回去讓外祖父母一解鄉愁。他也在竹東市場看到許多客家食物,在市場用客語買菜包、用客語點湯圓,但他第一次到臺灣的桃竹苗地區旅行,卻覺得「在街上很少人說客語」。

這場「無情客語走讀」主講人范湘婷本來擔心他聽不懂全客語,開玩笑的問是否要「無情」下去?他則大方的用客語回說:「做得講客話」(zoˇ ded  gongˊ hag voiˋ ),讓整場走讀活動用全客語進行,一路從廟外的香爐介紹到廟內的祭祀主神三山國王,聽得津津有味。椿翼說原本擔心聽不懂,沒想到整場活動下來,只有些專有名詞不了解外,大概都聽得懂,讓他開心地說:「學一年(客語)的成果,有點意外!」

「無情客語走讀」主講人范湘婷(左)還擔心椿翼會聽不懂全客語,但他經過一年的學習客語,已聽懂全程。何柏均攝

參加完客語走讀,他對惠昌宮的奉飯(海陸腔:㧡飯,kaiˋ pon+)文化覺得很特別,認為這是一個持續表現義民精神的延續。「我也對伯公特別有興趣,想多認識學習臺灣的民俗文化」他說他準備大學畢業了,明年也申請了研究所,想繼續研究台灣的伯公文化。

對於一個從小接受日本教育的華裔,還特別把LINE上面的封面照換上在新竹地區拍到的伯公廟,他說:「有大樹跟小祠(伯公),覺得很有客家庄的特色」。此外,他也把海陸腔客語學得非常流利,也許是天份、也許是後天的努力,但對客家文化的理解已是外國人的他來說,文化內涵的豐富,可能才是吸引他認識臺灣文化的動力。延續著日本知名學者植松明石到河合洋尚對的客家研究,日本尊重文化的態度與投入專精研究的精神,值得臺灣在傳承文化中最該借鏡的地方。

「竹東閒人」舉辦客語走讀,來自日本的椿翼參加完客語走讀,大家熱情地送上竹東的青草茶當伴手禮。何柏均攝
竹東惠昌宮主祀三山國王,也有用奉飯的傳統祭祀義民爺,為竹東地區重要的信仰廟宇。何柏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