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清、李台源/桃園報導】「風一吹,嘩啦嘩啦,像白色个雨,一蕊一蕊掉下來」這首改編自客家女詩人杜潘芳格詩作的歌曲,是「自然而然劇團Theater Naturally Connected」日前在楊梅火車站前演出《聽風的歌》,以客語歌曲入劇,演唱著人類開發影響生態環境的故事。此環境劇場(Environmental Theater)打破舞台限制,在表演過程中,演員與台前的小朋友互動,對談著人類善待環境的方法,一句台詞貫串全劇:「原來守護環境,就是回家的方法。」
自然而然劇團的創立,要回朔到團長鄒雅荃就讀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碩士班時,因為他最喜歡的詩人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是波蘭人,加上自己天主教的信仰,選擇到波蘭做交換生。在波蘭,鄒雅荃認識了當地知名女演員卡霞(Kate Stanislawski),而卡霞在曾經到過台灣,也學會說一些中文,兩人一拍即合,在2014年創立了自然而然劇團,並將波蘭當代劇作家米浩.瓦恰克(Michał Walczak)經典作品《沙地》帶入台灣。
自然而然劇團:從推廣波蘭文化到回首地方
對於卡霞曾表示,第一次到訪台灣,就覺得台灣讓她有家鄉的熟悉感。鄒雅荃也回想起她在波蘭交換的這段期間,才驚訝地發現,原來波蘭的國族發展與台灣如此相像,同樣歷經多國殖民且經歷過多舛的歷史處境,這讓她們更想在台灣推廣波蘭的戲劇。鄒雅荃說,卡霞當時在波蘭的演藝事業如日中天,但卡霞卻覺得「人生可以不只是這樣」,所以選擇來到台灣挑戰新生活。
劇團成立的前4年,由卡霞擔任導演、鄒雅荃擔任演員,劇團主要推廣波蘭戲劇。且因卡霞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式的表演方法(演員完全融入角色中的表演方式),在台灣較為少見,所以自然而然劇團經常與台灣的劇團交流此表演技法所強調的「體驗藝術」創作核心,也在舞台上追求再現現實生活的美學思想。
然而,自從離開家鄉來台北讀大學後,鄒雅荃卻感受到自己與家鄉有深層的斷裂感。她在2017年參加了新竹的社區規劃師培訓,她形容這是以「半隻腳踏回」新竹。剛開始,她用刻板印象來想像返鄉:新竹是「藝文沙漠」、「回新竹做劇場會餓死」,但這些想法卻在她參與社區活動後被顛覆,她與故鄉產生了新的連結。
踏回新竹來訴說客庄故事
鄒雅荃發現,北埔、峨嵋、寶山等這些離她家鄉竹東不遠的客庄社區,其實都面了極大的城鄉發展問題,且與社區互動後,她發現社區可以透過演出,述說出地方上的故事,也是因為如此,鄒雅荃體認到,家鄉還有很多美好的人、事、物值得被挖掘。
「返鄉青年並不限於只能開店當老闆,對於返鄉的恐懼多半來自於先把自己綁住,自己再把自己嚇到。」鄒雅荃說,現在她已經從「半腳」返鄉的試水溫,變成「整隻腳」踏回新竹落地生根。於是,劇團自2018年起密切地與社區的合作,劇團註冊地選在新竹縣北埔鄉。
鄒雅荃認為,客家戲劇不僅只有傳統的採茶戲,應該更多元發展,她在一齣以北埔鄉南埔社區「南埔石爺祭」習俗而創作的《巡庄少年》劇作擔任導演,該故事以以一對兄弟留在家鄉與外出發展的故事,來講述許多鄉村青年離鄉追求自己人生的期許,以及留在家鄉的掙扎。
在今年夏天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自然而然劇團與關西鎮牛欄河劇團合作,打造期間限定的專屬客語短劇《阿婆个祈禱》,講述竹東隴西堂彭家的阿婆徐金妹,因心疼孫子彭義還(阿還)在日治時期被抓到南洋做台籍日本兵,每日到竹東惠昌宮奉飯,祈求義民爺保佑孫子的故事,在地方社區引起了很大的迴響。
鄒雅荃:母語就是講得很舒服的語言
「我回來新竹才理解,母語就是你講得很舒服的語言。隨著字詞語句越來越會講時,就像舌頭『滾』回來,一種找回最初根本的感覺。」鄒雅荃回憶,剛返鄉時,社區長輩都說她的客家話有一種「腔調」,當時令她相當沮喪。不過,鄒雅荃講海陸的客語記憶一直留在身體裡面,並沒有因為離鄉而忘記,透過與家人、社區互動,一點一滴把母語找回來。
隨著鄒雅荃客語能力提升,她在劇團以客語演出的表現越來越貼近在地。不只是演出客語兒童劇,她們也在地方舉辦客語兒童劇的夏令營隊,許多小朋友參與營隊後,紛紛拉著家長一起來學客語。
儘管自然而然劇團的演出,都以海陸腔為主要語言,也長期與編導邱融合作,將許多劇本改編成客語的親子劇,不過劇團會因為演出地點來調整客語比例,「因為我們是環境劇場,不像一般室內的劇場有字幕機。」鄒雅荃說,有時她們會在華語劇裡加入客語的日常生活單字、角色有客語的口頭禪,或是選用客語歌曲等。
談到《聽風的歌》這齣戲,鄒雅荃說,因為疫情,《聽風的歌》首演採線上演出,當時她評估有海外的觀眾,且四縣腔仍是客語人口使用比例最高的腔調,因此一開始演出其實是用四縣腔。從海陸轉換成四縣演出的這段經歷,讓鄒雅荃反思:「要做自己有自信且認同的事。」為了讓戲劇能有更好的表現,後來《聽風的歌》客語巡演時,就會用她熟悉的海陸腔呈現。
用環境劇場重新連結社區
這場9月10日在楊梅火車站前的演出,劇團成員騎著機車載來一疊疊紙箱,鄒雅荃「自然而然」地用海陸腔與團員閒聊,邊與團員把紙箱搬到台前。原來,紙箱是舞台設計的亮點之一,這場回收再利用的環境劇場,就在團員間的互相幫忙中展開。
鄒雅荃說,她從小跟阿婆一起生活的經驗中,觀察到客家長輩,普遍有將器物重複再利用的習慣,這份惜物美德潛移默地影響她對環境劇場有興趣,她說:「客家人因為種植,與土地產生很親密的連結,所以對山的親近感受上是很強烈。」
這樣的潛移默化,影響到從事舞台技術工作多年的鄒雅荃,她說:「每次拆台看見很多佈景拆掉後被清運,這不是我想要的!」因此就持續運用「空間特性」,在表演時與環境的特質或物件產生互動。劇團推廣環境劇場至今,並盡可能達到零廢棄的演出。像是利用自然光,來降低人工光的使用,又或是運用環境既有的樹葉來做為演出道具。
現在自然而然劇團,除了運用空間特性來推廣環境劇場,同時持續與社區合作,來訴說大大小小的客庄故事,也因此《聽風的歌》持續巡演。隨著天色漸暗,燈光打在演員臉上,編導邱融以《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對白開場,述說故事發稱在24節氣白露剛過的時節。
戲劇藉由女主角黃芳回家迷路時,向五色鳥先生問路的互動過程,演繹著人類開發與自然保護相互的拉扯;演出將結束,全體演員在台上鞠躬謝幕,從舞台上拉出藍色薄紗,奔向台下拂過觀眾席,象徵自然風帶給大家祝福,也讓觀眾「自然而然」繼續沈醉在戲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