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此年至此,做得(zoˇ ded,海陸腔)食得還有什麼過不去,白露過後剩下三分之一年,早晚風起微涼,勤快的人開始休憩,怠惰的人補進度;偶感風寒、氣管不暢,得空整治食療,開胃健脾四神湯。
四神湯最是平易近人的食療方,淮山、茯苓、芡實、蓮子是藥材更是食材,其中,淮山是山藥的漢藥說法,茯苓糕用糯米粉混蓬萊米粉蒸,芡粉就是勾芡用法的由來,秋至荷葉已殘,蓮藕、蓮子正當時,客家人飯後食甜湯的習慣,從綠豆變成薏仁花生,功夫(gungˋ fuˋ,有厚功、講究的意思)一點就是四神湯,所以說客家人吃甜的四神湯,是因為於客家料理中,有加冰糖的食譜多半有顧氣管止咳之效,像是豬網油拌麵線要佐以冰糖;然現今四神中的芡實卻經常為薏仁取代,芡實與薏仁的功效實不盡相同。
芡實(學名Euryale ferox Salisb)是睡蓮科,與蓮近似同為一年生浮葉形草本植物,薏仁卻是禾本科,一在水中生,一在岸邊長,生態環境不同,醫療成效自是有別,前者補肝腎兼具祛濕,後者健脾利胃消水腫;然而島嶼雖是芡實原生地卻一度失去蹤跡,後者是薏苡的仔實,屬五穀雜糧大量植栽,方便取得,被用來取代種植採收都不容易的芡實。
兩千年初是台灣芡實從天而降的時期,消失了20多年的作物,在新竹北埔農人郭光武的埤塘中現蹤,一片從未見過的「蓮葉」被視為老天給的禮物珍視並嘗試讓它存活延續,差不多的時間,八卦山文化協會理事長蔣敏全在花壇一處濕地發現了它,復育三年才成功繁殖成為景觀。
芡實在台灣的歷史紀錄中,有清末英國人亨利在高雄地區的採集紀錄,島嶼博物學大爆發的日治時期,日本植物學家自台北到雲嘉一帶也曾留下標本檔案,最知名的是當時日本工程師工藤佑舜和植物學家佐佐木舜一,在1929年(昭和4年)日月潭發電工程的調查過程中,曾記下芡是日月潭中最大型的浮葉植物,稱為「鬼蓮」。
一般人要分辨芡與蓮,最容易在於芡葉上佈滿了刺,其實它全身上下都是刺,密布於葉脈、花萼及葉柄上,葉片平浮於水面超過一尺以上,是台灣最大的浮葉原生植物,有「台灣王蓮」之稱。
芡在台灣復育成功並走紅,卻是因為生態保育成為人們重要價值,客庄美濃為了吸引有「葉行者」之稱的二級珍稀鳥類水雉到來,在野蓮田旁試種芡實、菱角、睡蓮等浮葉植物,成效彰顯,水雉選擇到芡葉上築巢生蛋,或許是因爲芡葉直徑可達二、三公尺,浮力與穩定性相對較高,受到水雉的青睞。
目前四神湯中的芡實,除了多半被薏仁取代,食材也以進口為主,而在生態保存與多樣性的觀點看來,植栽芡實誠屬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