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
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今日美濃》發行人黃森松自稱是「非典型的美濃客家人」,在台大退休教授邱榮舉及唐山書店負責人陳隆昊鼓勵下,以不到1年的時間完成了30餘萬字的《台灣客家簡明史》於最近出版。他勤於寫作,主要來自對亡妻林錦霜的思念,10餘年他煮字療傷,幾過著「目汁攪飯」的生活。
黃森松在《台灣客家簡明史》首頁,放了張他與妻子創辦《今日美濃》週刋與長子共乘機車的幸福鏡頭;末頁則放了2013年他帶著妻子遺照接受政大傑出校友表揚,涙流滿面的畫面,形成強烈對比。
林錦霜政大歷史系畢業,晚黃森松兩屆,出生屏東縣里港鄉載興村磚仔地。初識時,黃森松曾以美濃人的自傲笑里港是個「小地方」,遭她白眼;直到2008年底他撰寫《磚仔莊志》,太太始釋懷,但沒想到隔不到半年她竟病逝。3年前他在《2020年增補阿里港志》的封面刻意載明:「媽咪霜,阿里港其實並不是小地方」,愛妻之情溢於言表。
的確,沒有林錦霜的支持,辭掉教職幫他打字、校對、發行,黃森松回美濃家鄉創辦《今日美濃》週刋,不可能那麼順利,且闖出名號;但社區報榮景只有幾年,當他面對現實轉到報社、黨外雜誌服務,工作有如「流浪」時,鼓勵他辭職,「我的薪水足夠養你,專心寫你想寫,只有你會寫的書吧!」也是林錦霜。
讓他更傷心地是,愛妻幫他培養了2位醫師兒子,讓他無後顧之憂,當人生苦盡甘來時,她卻因病撒手人寰。
子媳都在台中行醫,黃森松獨居磚仔地,為排解孤寂,並回報仙妻,他不僅將停刋3次的《今日美濃》再度出刋,下鄉田調、寫作變得更加積極;他常簡單自炊,當思念愛妻時,就「目汁攪飯」。
黃森松在霧峰跑了8年省議會新聞,常跑檔案室找文獻資料,政治觀察力比一般人來得敏銳,他發現全台客家人口最多的桃園縣(市),早年「閩客輪政」,閩南或外省籍的徐崇德、徐鴻志、朱立倫、呂秀蓮、鄭文燦都是連任兩屆卸任;反觀客家籍從張芳燮、吳鴻麟、吳伯雄、許信良、劉邦友到吳志揚,都是一屆或「兩屆未滿死於非命」。
美濃在清代是科舉重鎮,產生首位客家籍進士黃驤雲、5位舉人,70餘位秀才,近代也是博士之鄉,但黃森松質疑他們究竟給美濃留下多少文獻?閩南籍開台進士鄭用錫給竹塹(新竹)留下了《淡水廳志》,而黃驤雲呢?
祖先來自福建汀州、廣東潮州、嘉應州、惠州的客家人,比福建泉、漳州移民來台晚,不僅民俗有別,客家也曾遭歧視,如1717年的《諸羅縣志》就出現﹕「佃田者,多內地依山之獷悍無賴,下貧觸法亡命,潮人尤多,厥名曰『客』…….」,以鄙夷口吻詆毀客家先民。
《台灣客家簡明史》從客家源流、北中南3大客家聚落拓墾、客庄經濟產業、信仰、風俗、禮俗、科舉、政治、人物都有深入介紹。黃森松肯定客家人在伐樟焗腦及菸葉、茶葉種植的成就,而美濃能成為博士之鄉,種菸的辛苦、報酬,也激勵、幫助了美濃子弟奮進。
黃森松發現標榜「耕讀傳家」的客家人,清初被歸為粵籍,非閩籍,受「隔省流寓」身分受阻,一直到1741年才「特許加額錄取」,有8名粵籍生入府學,而粵籍生也表現不俗,在清代產生6名進士、34位舉人,以人口比,並不遜於閩南人。
林錦霜病世10餘年來,黃森松化思念為動力,筆耕不輟,除《今日美濃》恢復發行,也出版了《美濃三百年》等10餘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