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農曆七月是鬼魂的月份,如霧如煙虛空中面目難辨,警醒的狗嚎貓哀鳴,突如一陣風拂面讓人知曉,你是誰,在哪裡;是老歌手傳唱的恆春曲,渡過黑水溝漂泊的勇者,是民變一蹴即發年代的亂世亡魂,是被感召嘉行建寺蓋廟才能成就的義民,作為好兄弟被奉祀。

炎熱的午後在廟裡乘涼翻看善書,最經心的是目連僧救母的警世寓言,幼時識字不多,把僧唸作曾,以為目連「曾」救母是勸人做個孝順的孩子,後來追溯故事流變,才知曉從印度傳布的佛教典故「盂蘭盆」(梵語Ullambana)是為解救亡故祖先在地獄受烈焰灼身倒懸刑苦,可作盂蘭盆供奉佛僧,來報答父母養育恩惠。

故事流轉到漢文化圈,台灣人習俗沿襲有《臺灣縣志‧卷一》:「七月十五日,浮屠謂地官赦罪之日,各宮廟、社里斂金延僧拜懺,是夜搭檯演放燄口,俗所謂『普度』是也。」這就是七月鬼月的由來。

客家人叫中元節為七月半(海陸 cid ngiedˋ banˇ),祭拜好兄弟除了三牲、米和日常所需,其中必備焿粽(giˋzungˇ海陸腔,亦即鹼粽)典故做法可參考周處《風土記》中,「以菰葉裹粘米,以粟棗灰汁煮令熟,節日啖。」灰汁是燒草木燼,取灰濾水成為鹼水使用,要能保存或買賣,就再煮乾製粉,工序繁複製作勞苦才能為職業,一般人買現成的使用,後來成為客家人在台灣生活的營生產業。

台灣以焿寮為名的地方,從新北瑞芳的焿子寮,新竹北埔焿寮坪山,到《乾隆臺灣輿圖》中南梓仙溪畔的「燒羹寮」最富盛名,十八世紀的漢字無焿以羹的讀音取代,因此用油麵煮的湯麵為羹麵亦有店家寫成焿麵,油麵確有加鹼水和麵。

燒羹寮在現今高雄內門一帶,曾經是島嶼製焿中心,草木灰的原料因地制宜,因此更具風土性,稻作產區燒稻草,台三線大溪到嘉義梅山桂竹林連綿,桂竹鹼含量高萃取更精純,黃澄澄顏色佳美,煮到晶瑩剔透的焿粽,甚為討喜。

遵循古法的焿粽是金黃的顏色,草木灰鹼水就是碳酸鉀,能讓米粒糊化膨脹,更柔軟卻不會分散,用竹葉包的焿粽在滾水中熬煮,得出一顆顆黃金粄,祭祀拜鬼神,放一碟白砂糖、一小碗蜂蜜,虔誠禮敬讓好兄弟度過人間風景。

日本將手藝當工藝保存,即便是製草木灰也講究原料來源和典故,這是從日本帶回來的櫻花木燒成的焿和以此煮的粽子,接近琥珀般的顏色非常討喜。Rebeca Yu提供
用茶葉包的鹼粽,更顯精緻可愛。Rebeca Yu提供
鹼粽是七月半普渡用的供品,也需要大量製作。蕭秀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