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裕能/桃園報導】桃園蘆竹五酒桶山下的「恆器製酒」,規模雖然小,卻做出世界冠軍酒。所釀的「地瓜酒」不僅屢獲世界大獎,去年更橫掃舊金山國際烈酒競賽,一舉抱回7面獎牌、包括1面雙金獎,成為製酒界的「台灣之光」。不過,苦撐11年才熬出頭的負責人羅己能卻說:「只能講我是被酒著了魔。」
「這一切都是自找的!」2002年政府開放酒牌,羅己能和家人覺得製酒是一個可以做的生意,原本不喝酒的他,因之前曾在日本喝過芋燒酌,覺得這種用地瓜做的酒好喝,台灣地瓜那麼多,應該可以試試。後來母親發生意外,他人生有了不同的體悟,一頭栽進釀地瓜酒的領域,走上這條不歸路。
「在這個行業,就像跟鬼、跟魔在做事一樣,很痛苦但也跳不出去,但一件事能讓我傻了11年。」雖然釀的酒從2019年送到布魯塞爾國際烈酒大賽開始就獲獎無數,「得獎的時候我很開心,想說我怎麼會這麼幸運?」羅己能難忘這11年間他最開心的時刻,但這一路走來,卻有百般的無奈與辛酸。
羅己能說:「最慘的時候存摺加起來只剩4000元,得了獎很高興但沒有辦法慶祝,因為沒有錢。每次進銀行的感覺都好像在賣血一樣,進去之前壓力很大,想著要到哪賣酒?要去哪去收錢?即使得獎了,現在還在這個循環中。」
其實,去年得獎之前,羅己能已經準備把酒廠收了。「我已經告訴我自己,庫存多一點就要收掉了,因為不知道怎麼把酒賣掉?怎麼把規模做大?再撐下去,我的人生最後會毁掉。」他原本準備多做點酒,賣掉後回收點錢,就把一切結束。
「我可以不用做這件事,一路下來,沒有薪水,一有錢就拿去買公司的東西,這一切都自找的,搞不好我喊停,一切結束掉,沒有壓力,我就開心了。」所以,去年他就想過跟這壓力做個了結,偏偏在打算放手的時候,卻收到得獎的E-Mail通知。羅己能說:「真的讓我哭笑不得!」
羅己能的家人雖覺酒的生意可以做,但開鈑金機械設備廠的爸爸卻直接說:「我不會給你錢,你不要指望我會給你錢做這件事。」羅己能只能全靠自己。「一開始自己有存一些,也有家裏挖一些出來,但一年兩年後,就要想辦法找錢、去外面找錢,想辦法讓自己的東西能賣出去。」可是酒做出來後,因為沒有品牌,賣不出去,那種壓力之大,曾讓他閃過「哪天做不下去,自己也消失掉」的念頭,最後因為有家庭、小孩,讓他一直辛苦撐著。
酒廠裡蒸餾室和發酵室外的角落,成了他最常蜷縮和倚靠的地方。「我常會坐在這裏,假日時也常會來,因為沒有人,一邊滑手機一邊思考下一步怎麼走,會不會垮掉?不管是身體的垮掉或做不下去導致信用垮掉,都會想。」
羅己能常在這想著、想著就落淚。
「哭?當然有呀!這壓力大到….我本來就不是這行業的,做酒之前又不會喝酒,我只是想做這件事,但發覺到不會喝酒、又不會賣酒,也不會跑業務,宣傳自己產品,但還是要想辦法去賣、去推廣,但到煙酒行拜訪,卻又碰釘子….」
拿到酒牌,為了製酒,羅己能卻瘦了7公斤。「不是高興瘦,是累到瘦、煩到瘦7公斤,那時候連吃東西都沒有什麼想法。」後來又有財務的壓力,他中午沒空吃飯,晚上回到家7、8點,心情放鬆,一餐吃三餐的份量,狂吃狂喝,又讓他體重不斷的上升。
「自己很傻、還蠻笨的!」羅己能說。「但現在頭都洗了,不得不做。再重來,還是會想要做,但會更有計劃、更有效率的做,一些器材、不應該買的東西、不用做的事,應該評估清楚。」
「第1年酒賣了30多萬,但是靠著親戚、朋友捧場,臉皮厚去拜託人買的;第2年雖然翻了1倍、賣70萬,但人事、稅金都還不夠;第3年賣將近200萬、第4年300多萬,第5年700多萬,去年得獎後,我把庫存一直拿出去賣,到今年7月已經不夠賣,大概賣了1300萬、1萬5000瓶酒,但成本增加、開銷變大,到現在還是虧。」
羅己能2011底、2012年開始做地瓜酒,最初只有他和朋友兩個人,光500斤的地瓜就要花上大半天洗,更不要說發酵和釀造。為了找尋合適的地瓜,他也走遍台灣各地,試過無數的品種,還曾被認為是騙子,最後與雲林縣水林鄕的李志榮合作,而且專挑市場上不好賣的「格外品」(註:指不符合市場規格但品質無虞的農產品),以台農57號做為主要原料。「原因是成本低、貨源穩定、又能解決農民的問題,而且做出來的酒香氣接受度高。」
羅己能堅持「台灣原料、台灣製造」,而且坐不改名,行不改姓,就用最原始的「地瓜酒」,也不為了行銷或讓消費者覺得更有質感,將酒稱為「台灣芋燒酌」。羅己能表示,「我們地瓜這麼多,從以前就常說我們是蕃薯囝仔,是地瓜養大的,地瓜是跟台灣連結這麼密切的東西,當然就要叫它地瓜酒或蕃薯酒。」
羅己能解釋:「酒是一個地方的東西,要用地方人的稱呼,而不是用外國人的稱呼,就像我們拜自己的祖先,不會去拜外國人的祖先一樣。酒是一個地方的文化,或代表一個民族的產物,雖然地瓜酒讓很多人聽起來感覺是便宜的東西、不好聽,但我不會給它外國的名字,我不做這種事。」
「我敢說我是有良心的,我製造的方法、加東西過程都敢給你看,而且我敢說我可能是全台灣最專業的地瓜酒廠、最大的地瓜酒廠、地瓜酒賣最多的酒廠,我要挑戰的下一步是做出世界最大的地瓜酒廠。地瓜酒在日本蠻主流,但他們的地瓜來源不像我們這麼多。」
羅己能有很強的企圖和堅持,要讓外國人一看到地瓜酒、喝到地瓜酒,就知道這是台灣的文化、台灣的東西。雖然這11年他走得跌跌撞撞,甚至曾想放棄,但他感謝過程中遇到的每個人,才能讓他走現在。他知道還有很大的努力和發展空間,也希望有更多人支持地瓜酒、喝屬於台灣的地瓜酒。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