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為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聽看臺中客》半年刊 授權轉載文章
文/張簡敏希
“當時年紀輕,我對自己許下的承諾是,我既然選擇做了,就不能把它做垮,跟虧損無關,而是我們對這個產業的信心會被磨掉,所以無論如何我都要想盡辦法把它做起來。”——傅文忠
「第六市場」四個大字高掛在金典綠園道商場外牆上,從位在三樓的市場向下眺望,夜間的臺灣大道車流不斷,四周新大樓、百貨公司林立;市場內來客零散,攤位皆以木製為主,周圍擺上夜市常見的紅方桌和板凳。第六市場是全臺灣第一家進駐百貨商場的傳統菜市場,可裡頭的氛圍與環境更像是菜市場與市集的集合體,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乾淨、整齊劃一及高價位。
「土博士杏仁豆腐道地客家手作米食」的創辦人傅文忠大哥坐在紅方桌前,那是他忙碌了一整天後,難得可以稍作休息、喘口氣的片刻,「我們早上是十點前要完成所有的準備,打烊通常是晚上八點半。」儼然是比一般的傳統市場要拉長一倍的時間,可這對曾經營將近五十家連鎖門市的傅大哥而言,已算是輕鬆、愜意了。
走一條 人煙稀少的路
販售杏仁相關的產品與客家米食,是傅大哥人生五十之後重新開始的事業,在此之前,他曾是大型食品公司在臺灣中區的總負責人,過程中因經常參加國際食品展,而接觸到健康、養生的概念,而當時有機的體系在臺灣還未開 始萌芽。
民國86年,傅大哥決定要自行創業,第一步就往有機產業直奔而去,開設有機專賣獨立門市,赫然發現客人不會使用有機食材,又轉而做有機早餐店,在沒有有機供應鏈的年代,自己種芽菜、到各地學做有機饅頭、烹飪早點。
「每天除了做饅頭、磨豆漿,還要種菜,在家裡從一樓種到四樓,那時每天凌晨三點就起床工作到凌晨一點,一 天睡不到兩個小時。」傅大哥無奈又自豪地笑了笑,但這一起步,就把自己做成了全國第一,成為全國第一個把精力湯商業化的人,也創了第一個有機早餐連鎖系統,「我是精力湯之神!」當時的傅大哥才30幾歲。
「當時年紀輕,我對自己許下的承諾是,我既然選擇做了,就不能把它做垮,跟虧損無關,而是我們對這個產業 的信心會被磨掉,所以無論如何我都要想盡辦法把它做起來。」
可是再偉大的夢想都經不起整體經濟社會的崩解,2000年左右大量臺商外移,將原本就所佔比例相當低的有機消 費群帶離了臺灣,2007年又遇上金融海嘯,面對已無法扳回的局勢,只好將門市一家家關掉,如今面對這件事,傅大哥只是坦然地說:「我常常開玩笑說當時燒錢好像燒金紙。」
土。博。士。
每個人都知道要吃健康的食物,但在食安風暴前,決心一股腦投入友善產業的人屈指可數,尤其還是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狀況下。傅大哥說土博士的「土」代表萬物之母,土地滋養、孕育生命,「博」是指包容,「士」則代表人,土地接納生命萬物,人對待土地的方式,決定著人類得到的反饋。50歲左右結束了前一份事業,人生陷入恐慌,恐慌使人痛苦,但也更願意去看見自己,於是傅大哥想起了自己的家鄉—苗栗,童年在苗栗生活的美好回 憶,讓傅大哥對人生有了不同的反思。「民國50-60年時,整個客庄農業時代的背景,我們是全程參與的,我國 小時我媽媽就去世了,所以大部分是跟著阿婆一起生活。」隨著節氣、節慶變化,傅大哥曾跟著阿婆一起搓湯圓、曬蘿蔔乾、踩鹹菜。
所以他把自己關進工作室,日以繼夜地回想與阿婆、媽媽相處的時光,透過這些時光尋找兒時的味道,一次又一次淚流滿面,又再次重複試做不同口味的粄,傅大哥決定人生的下個階段,要投入到客家文化產業中。
不僅投入,他還要把客家粄食結合養生、時尚、創新,於是從水粄延伸出杏仁豆腐,又將發粄做成米蛋糕,不斷地發展新的產品,「我們做一件事,如果它永遠只是30塊,會生活不下去,要去提高它的價值跟價格,所以要將菜市場的東西做創新。」
下一步是開設米食手作課程,將自己的手藝傳授出去,深怕這些味道會再次流失。2017年第六市場於金典綠園道開幕,土博士也進駐其中,傅大哥開始包辦所有手作課程,依據節氣,每個月開設一堂米食課,一做就是三年。
每一份堅持背後⋯⋯
「我母親在我國小時就走了,她是因為癌症離世的。」
傅大哥的母親出生在醫師世家,舅公開了全苗栗第一家綜合醫院,其兒、媳都是臺大醫院的醫師。憶起母親,傅大哥形容她是個女強人,擁有170幾公分的高挑身材,民國 60年初,30幾歲的傅母與傅父各自有自己的事業。當時傅家正在蓋全苗栗第一棟樓房,蓋到一半,媽媽身體突然不舒服去醫院做檢查。
「那時都講絕症,不講癌症,因為得癌就死路一條,後來我媽媽去臺大醫院治療,當時還沒有勞健保,她隨便一個治療費就可以買好幾棟房子了。」
在臺大醫院治療半年後,傅媽媽被送回苗栗醫院,後續再見已是最後一眼,傅大哥眼中含著淚說:「我們家那麼多醫師都治不了她,所以我印象很深,認為『癌症就是絕症』」。堅持健康飲食、友善食材的背後,是傅大哥心靈深處對母親的思念,「我們儘量讓自己的身體負擔少,細胞就可以活得很快樂。我母親那個年代沒有這個概念、環境,所以我多少都有一點補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