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慶中/綜合報導】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自2021年10月在全球爆發以來,迄今仍未停歇,至少有76個國家傳出災情、超過1.4億隻禽鳥類為了防止病毒擴散遭到撲殺,許多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民生經濟大受影響。

入夏後北半球多地疫情有減緩趨勢,但因有越來越多哺乳動物遭感染的案例傳出,儘管對於病毒「人傳人」尚無顯著證據,上周包括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與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都發表最新報告示警,呼籲民眾切莫掉以輕心,並敦促各國跨進行部門合作,盡可能拯救更多動物並保護人類。

禽流感病毒常藉候鳥跨國傳播。資料照片,翻攝自Rathlin Stickybeak《推特》

綜合《BBC》、《獨立報》與《Evening Standard》報導,這波已擴散至全球五大洲的禽流感疫情,主要病原是高致病性的「H5N1 clade 2.3.4.4b」病毒,迄今已知感染的哺乳動物種類包括狗、家貓、雪貂、水貂、歐洲水獺、北美河獺、海獺、歐洲獾、臭鼬、東北虎、 山獅、紅狐、土狼、浣熊、美國黑熊、棕熊、灰熊、家豬、灰海豹、斑海豹、海獅、智利海豚、寬吻海豚、短吻海豚、白側海豚、狗、日本貉、山毛櫸貂、里海海豹、亞洲黑熊、智利海豚、伯邁斯特江豚等數十種。專家呼籲立即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已了解哺乳動物的感染機制。

在生物學上,哺乳動物比鳥類更加接近人類,禽流感病毒通常在鳥類之間傳播,但近期在哺乳動物體內檢測到H5N1禽流感病毒的案例不斷增加,引發了人們對於病毒可能更容易適應感染人類。 此外,一些哺乳動物可能充當流感病毒的「混合容器」(mixing vessels)載體,導致新型病毒變異株出現,對動物和人類的危害更大。在目前由受感染哺乳動物(包括人類)體內採得的病毒,並未發現突變跡象,這顯示病毒與哺乳動物(類人)受體結合的能力已增加。

禽流感疫情跨物種傳播 智利沿海近9千頭海洋動物死亡

【於慶中/綜合報導】2021年底迄今席捲全球的史上最嚴重禽流感疫情尚未消退,導致各國大量撲殺數以億計的家禽,世…

WHO流行病學主任布里安德博士(Dr. Sylvie Briand)指出:「根據迄今為止掌握的信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似乎還無法輕易地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但我們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因為病毒的突變可能產生改變現狀的任何進化」,布里安德強調,WHO正在與FAO的實驗室網路密切監控相關病毒的演變,尋找可能對人類造成更大威脅的信號,並呼籲全球國家加強監測是否出現任何人類病例,因為該病毒現正影響早先禽流感監測經驗有限的國家。

WOAH 科學部主任托雷斯博士(Dr. Gregorio Torres)指出:「隨著禽流感傳播到新的地理區域,並導致野生鳥類異常死亡以及哺乳動物病例的驚人增加,該疾病的生態學與流行病學最近已發生『典範變化』(paradigm change)」。

英國全科醫生兼緊急私人醫療服務「Doctorcall」醫療總監雷文森(Charles Levinson)表示:「這已經不是是否會發生大流行的問題,而是何時會發生大流行的問題」。雷文森15年來一直密切關注禽流感,他相信禽流感大流行並非完全不可能避免,但所有疫情大流行的條件都已具備:在開發中國家爆發史無前例的疫情、已開發國家病例不斷增加、證實有人類感染,以及缺乏有效的人類疫苗。

過去幾周,義大利有5隻狗和1隻貓確診禽流感,自上月10日以來,波蘭各地也通報了24起家貓確診病例。EFSA上周四(13日)發布公告,「建議民眾避免讓寵物貓狗包括一般肉食寵物,接觸到已死亡或患病的動物」,「在已確認存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野鳥中廣泛傳播的地區,寵物主人應用繩索拴住狗,並盡量把貓關在屋內」。

野外發現不明原因鳥禽類屍體,應立即通報。翻攝自BirdWatchIreland《推特》

近日台灣正處在極端炎熱的氣候中,並非禽流感的好發季節。但根據我國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上周五(14日)的資料指出,屏東縣鹽埔鄉有土雞場發現家禽確診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經業者主動通報後,已依標準作業程序撲殺黑羽土雞7838隻、紅羽土雞1萬1527隻,共計1萬9365隻土種雞,並督導業者完成場區清潔及消毒工作。

防檢局統計,民國112年迄今台灣確診與撲殺禽流感禽場案例共計39例,包含陸禽33家、鴨2家、鵝2家與水陸禽混養2家。防檢局呼籲業者應提高警覺,發現場內家禽健康出現異常就應立即通報、即時處置,以利控制及防範疫病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