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清、宋佩遙/台中報導】台中市東勢區「鼎底窩好食事 客家香草實驗農園」主人張淑玲,參與這次台三線藝術季廚房,她傳承了奶奶的好手藝,用蒜頭、豬油蔥花拌麵線料理。而在這次的飲食創作,加入自家友善耕作的茴香與梅子汁,再撒上茴香葉、堅果與香菜,帶來香氣四溢與夏日消暑的《茴香麵線煎》。吃上一口,拌開埋藏麵線內的八分半熟蛋,麵線吸附著綿密的蛋汁,為外酥內軟的麵線,提供不同層次香氣,夏季試著加入客家梅漬,酸甜滋味更添幾分風味。
茴香麵線煎:往返城鄉所拉扯的情感與家族敘事
過去張淑玲長期在台北生活,想念家鄉菜的她改良奶奶傳承給她的茴香麵線煎,有別既往的口感,這回多了酥脆。身兼小說創作者的她,更能用較為宏觀的視角,進而回頭檢視自己在台北和東勢來回奔波的生命史,當下的足底經膜炎與精神疲勞,難過到停在路邊停下來哭了很久。於是在前年(2021)才決定返回東勢定居,並開設香草農園,展開一場「食」驗創作之旅。
但返鄉過程內心其實是拉扯著,她訴說著實驗廚房的創作歷程:「麵線某程度是種糾纏,那種情感的表現也是我們在這個來回當中,有很多的拉扯。茴香所停留在那個味道,也是追尋對奶奶的、或是對這個家的,又或對這個環境的思念的心情,其實是沒有辦法被取代。」她透過這道《茴香麵線煎》料理,深刻地傳達她對土地與家園的情感與哲思。
她回憶起小學4年級時,向奶奶學習做這道麵線料理。山居歲月缺乏生活經驗,不知道麵是可以吃乾的,就在麵線煎裡加水。酷熱的夏季,食慾不佳,她奶奶原先所期待的麵線感到非常驚訝:「怎麼會有湯?!」
回到家鄉這片土地,張淑玲十分感動自己重新連結祖先與社區。她也感慨地說到:「客家人很有先民的智慧,不應只有醃漬的這些料理的,因為那些都是一個片段式的記憶。」她在臺中市山線社大敖永勝校長團隊、臺中市山城美學協會、地方泰興里的合作中快速吸收在地知識,又以文學創作的觀想能力,從農耕生活與台東大地旅人的樸門永續自然設計的學習中體認,客家人對於「風水」觀裡潛藏深層的永續用地的智慧,像早期來墾的先民巧妙安排作物的種植位置,水圳池塘滯洪池的安排,山間村落的互動中,看見過去為了生存下去,種種鮮活的點點滴滴。
她返鄉後,也頻繁地參與地方上的喪禮,強烈的情感更提醒了她:社區人口正加速老化。她則慶幸自己及早返鄉,「過去好多人的婚喪禮沒辦法參加,現在能參加我都參加,至少參加了祂們的喪禮,以後不再失落連最後一趟都沒辦法說掰掰。」張淑玲說。
回鄉與茴香:反思己身奔波的生命史
張淑玲說明這次藝術季廚房的食材運用。她說茴香,其實緊密連結了客家文化的根源:「客家人很重視生育這件事,因為我們都是靠山吃飯,所以在山上工作你必須要有很多的體力與生育條件。從藥理的方面來講,茴香對女生的子宮、跟男生的生殖的系統,其實是非常好的。」同時她也觀察到有許多客家家庭,更是會在女人坐月子時,食用茴香,或在麻油、薑裡面加入茴香。
隔代教養長大的張淑玲,一直惦記著奶奶從小都會做這道茴香麵線煎給她吃。茴香雖然年年吃,但長大之後很難再去復刻的記憶與味道。曾有食農教育的學員在課堂上向她分享:「記得小時候看到媽媽在後院種的那排茴香,現在長輩不在了,但很開心能傳承這個記憶給下一代,讓孩子也看到茴香的種植。」
和土地一起終老:多元族群混居的文化共好
香草農園位處的鼎底窩,來自福佬話則稱「鼎底窩(tiánn-té-o)」,其重音落於「窩」字,指涉著窩狀及福佬人住在山下,仰望著住在山裡的客家人。而當地大埔腔客語則稱鼎底窩為「鑊肚竇(vogˋ du^ deuˋ)」,象徵著鍋蓋造型覆蓋群山,從山頂向下俯瞰到一大一小的鍋蓋,像極了兩個聚落形象。兩種語言不僅說明了「鼎底窩/鑊肚竇」的族群混居移墾史,也展現了兩種不同看待村落的視野。
而香草農園所秉持經營理念,更是深刻與土地對話,張淑玲說著她與土地的關係:「是我們和土地一起終老,不是土地陪我們一起終老。」土地上的人隨世代更迭而不斷流轉,但土地並不區分你我,也不曾遺棄任何誰,更是包容萬物。
吃喝資訊:
店名:鼎底窩好食事 – 客家香草實驗農園
地址:臺中市東勢區石城街石嵙巷65號
電話:0978 857 089
預約資訊:週二至週四 10:00–16:00(請提前至少一日預約,每次接待1組客人,每1組最多五人,2小時用餐時間-含導覽介紹)
線上預約: https://user81471.psee.io/537eq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