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五月節,䌈粽仔;米粽、粄粽和焿粽(華語:鹼粽)通通要。米粽被笑是用葉子包起來的油飯,粄粽則用月桃葉包的菜包,焿粽可能是東亞人最早的粽子版本;客家人不說包粽子而是䌈粽,䌈緪(tag hen,綁緊)一點,粽仔要䌈兜緪緪才不會一蒸就散掉。

台灣人戰南北粽,始於南部的粽子用水煠,北部人的粽子多用蒸,客家人把米炒到半熟再製作,被笑稱是油飯。水煮粽軟爛,蒸的粽子米粒分明,為此餡料自是依地方傳統大不同,但是客家粽不需要戰餡料自有獨特煏配頭,並且先分了米粽派還是粄粽派,以及吃不吃焿粽,甜或鹹各有擁護者,自己先大戰了一輪。

戰南北粽看似分裂實是凝聚台灣人族群認同的進化過程,相較於米粽轟轟烈烈成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粄粽則是一種需要復興的手藝,透過再造為客家族群的認同。

有人問我「粄」是什麼?要用一生來回答的題目,叫我如何用一句話說完,最質樸的說法是客家米食的一種,必須把米磨成漿製成的米食,在台灣,用在來米製作的粄只需要磨成漿,以糯米則更繁複一點,需要變成粄粹;客家人的「打粄仔」是一個專有名詞。

粄粹是指將米泡過水後磨成漿再把多餘的水瀝乾,小時候看阿婆用石頭壓一個晚上,第二天再搓粄圓或做菜包,講究的還有一道工序,將粄粹分一半煮過成了粄嫲(粄母),兩樣重新混合亼粄仔(cibˋ  banˊ  er,用手擠壓揉勻),手感有粄的韌勁與柔性之後,才能分成一顆一顆搓粄圓或包菜包,用糯米並以傳統工序做粄,才會有台灣人講究的䊆(khiu,發音似Q)彈。

跟我媽戰粄粽,笑問粄粽是不是用葉子綁起來的菜包,只是作法稍有不同而已,客家婦女自慢的做粄手藝被拿來取笑,以為她會大聲反駁,沒想到我媽眼神不認同嘴巴卻很乾脆的說「著」(cog,音似「錯」,有認同、對的意思)她說,粄的做法差不多都一樣,但依季節、氣候和敬神的對象不同而稍有差異,因此,米粽的配頭(炒料)用菜脯乾,粄粽一定要用菜脯絲,菜脯是用蘿蔔曬成的乾物,客家人保存食材最常用的手法。

客語從古漢字,《廣韻 上聲 緩韻》指,「粄,屑米餅也。」把米磨碎後製餅看起來不難,宋人鄭樵做《通志》有一則故事,描述金朝(1115~1234)宗室的皇子,因母妃病弱日子難過,宮女「以五色粄飴之,不肯食,曰:『須待姨差。』」進一步闡述了粄需要搓揉過才好吃。

八百年前做的粄,以現代人的眼光看來是樸實了一點,尤其被認為是客家米食傳統的客家粄,工序要繁複得多了,從一年一度端午節戰南北粽的風時(流風),唯一無法戰的粄粽來看,先製粄再綁粽,經過長長的製作過程,再對比製作客家鹼粽的歷史,就會得出粄沒有你想得這麼容易,像是粄粽的粄要加一點糖,甜的粄鹹的配頭,吃起來鹹甜鹹甜,是台灣人最愛的口味。

粄粽是客家人打粄仔的最高境界。蕭秀琴提供
粄粽的粄會加一點糖,做成鹹甜鹹甜的咪緒。蕭秀琴提供
五月節的客家粽是用蒸的方式悶熟,有別於南部的水煮粽。蕭秀琴提供
要用蘿蔔絲煏配頭。蕭秀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