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客新聞》與《鏡週刊》合作內容授權,本篇文章由《鏡週刊》提供。
台北南門市場裡傳承4代的老字號名攤南園食品,是道地的浙江口味,其中又以湖州鮮肉粽名氣最大,每年端午期間總要備足10萬顆粽子應戰,端午節前10天更曾24小時不打烊。
坐鎮南園已第56個年頭的鍾曾春玉,不論熟客或南門市場裡的其他攤商,都暱稱她為鍾奶奶。1968年,鍾曾春玉為幫公務員先生分攤家計,與母親在南海路菜市場開了南園小攤,賣甜酒釀、湯圓、粽子等浙江西湖的娘家手藝,開市第一天就爆紅。
十幾歲就到台灣的鍾奶奶,沒讀書也不識字,她說做生意沒有訣竅,唯一就是把品質做好。如今孫子已接班,但90歲的她仍凌晨4點就到市場,數十年如一日,只為固守傳統老味道。
鍾奶奶可說是南門市場氣場最強之人。高齡90歲的她,坐鎮在四個攤位合在一起的大鋪子上,像統帥一樣指揮若定。「這哪有什麼,以前有錢人常常都是管家打個電話來說要哪幾樣東西,我就要趕快準備好,哪袋是誰的不能亂,人家司機馬上就要來拿,都是開黑頭車的。」更不要說每逢過節,政府官員、媒體總是蜂擁而到,排隊人潮亦相當驚人,鍾奶奶早就看多了大場面。
祖籍浙江西湖的她,能說一口流利台語。「哎呀我在市場幾十年了,當然會講台灣話。」鍾奶奶在鋪前看著生意,她的媳婦、孫子、孫媳婦都在鋪後面專心俐落地分工包粽子、搓湯圓,鍾家班都是奶奶一手教出來的。「媳婦嫁進來,誰想學我就教,想出去上班也很好,各行各業都很重要。但是要學,我是很嚴格,一點錯就要拆掉重來,一顆粽子沒包好,煮的時候影響整鍋。」鍾奶奶說話總是簡潔有力。
創立近一甲子的南園食品,是傳承四代的台北知名外省食物攤商,鋪上商品琳瑯滿目,粽子、八寶飯、甜酒釀、湯圓之外,一罐要價上千元的上海菜「搶蟹」,整個南門市場只有南園有賣。很多名人都是南園常客,「以前的大明星李麗華,每次回台灣都要來我這買芝麻湯圓。柯媽媽也喜歡芝麻湯圓,只要柯P來南門市場,我就給他一袋,他不敢拿,我就說這不是給你的,是給柯媽媽的!」
其中名氣最大當屬湖州鮮肉粽,還有鮮肉粽中多加了顆蛋黃的,就是傳聞中的總統粽,鍾奶奶說,「那時候的副總統嚴家淦喜歡吃,五月節(端午節)到了,他都要叫祕書打電話來訂500個,每個單位他都要送10個。當時因為太忙怕搞錯,就乾脆在上面註明總統粽。」
鍾奶奶料理注重每個細節,她說這些都是她從小耳濡目染的娘家手藝。「我娘家在浙江就是開食品行,這些我們從小就會做。」1968年,鍾奶奶剛生完第四個小孩,她一直想幫當公務員的先生分攤家計,坐完月子便與母親在南海路老菜市場開了南園小攤,賣酒釀、湯圓、粽子等家鄉口味熱食,南園小攤開市第一天就爆紅,「那個時候聯勤總部在愛國東路啊,阿兵哥為了要吃碗熱呼呼的甜酒釀排隊排多長,我從早上6點做到半夜2、3點。公賣局也在附近,籃球隊比賽完要吃宵夜,覺得好吃還要帶回去給爸爸媽媽,這個人要粽子兩個、那個要湯圓一盒,忙到我粽子來不及、湯圓也來不及,跟我媽媽兩個人拚命做。」
那幾年,鍾奶奶一天都只睡兩個鐘頭,「有一次,我在客廳包粽子,包到一半手上還拿著粽子就睡著了,我老大跟老二兩個人就自己去包完…我的孩子都是自動自發幫忙,我很感動,這是金錢買不到的。」鍾奶奶說這些苦沒什麼,「台灣話不是說,沒有苦哪有甘。做生意就要吃苦耐勞。」
鍾奶奶是如何將小買賣一手打理成南門市場排隊名攤,請點連結看更多詳盡的報導。
更多鏡週刊報導
【台灣老店】她把公務員老公瞧不上的小攤做成南門市場名攤 端午節備10萬顆粽子還不夠賣 南園食品
【排隊名粽番外篇】南北粽之外 外省粽也有超猛鐵粉 南園食品專訪
【台灣老店】來台賣波斯地毯40年 巴基斯坦老闆被當外人「心裡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