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新聞/綜合報導】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在日前接獲研究捕捉繫放黑熊死訊,並在和平區橫流溪旁山域尋獲遺體,經檢視黑熊左前肢雖受困套索,但無明顯外傷,解剖檢驗推測死因與脫水有關,移請保七總隊偵辦。「黑熊媽媽」暨屏科大教授黃美秀至凌晨持續臉書發文提到,日本黑熊1.5萬到2萬隻,台灣黑熊僅剩數百隻,應正視山豬吊致傷亡問題,對此,她提出「黑熊出沒點不得放置陷阱」、「全面禁用舊式套索陷阱」、「陷阱使用實名制」、「加強巡邏取締非法陷阱」及「應第一時間通報」等5項建議盼加速保育腳步。
東勢林區管理處說明,6月2日在大雪山及谷關地區進行台灣黑熊族群監測研究,頸圈編號93685黑熊在民國112年3月24日在大雪山捕捉後繫放,體重85公斤,是四肢健全的成年大公熊。黑熊繫放追蹤2個多月,依據回傳的移動軌跡顯示,活動範圍大致在屋我尾山及橫流溪周邊山域,每移動一段距離會在小區域停留約2至4天,再往下一處移動。
東勢林區管理處表示,研究用頸圈設定每8.5小時定位1次,每定位5次透過衛星回傳1次訊號,監測團隊最快每42.5小時會接獲黑熊活動點位訊號,但衛星訊號會受天候、地形及黑熊活動姿勢影響,無法確保每次都能成功接獲訊號。
依據監測團隊回報資料顯示,93685黑熊在5月29日起開始停留;因期間未收到回傳訊號,遲至6月1日中午接獲訊號,比對整體移動軌跡未發現異常情形,只有在6月2日晚間11時接獲系統發送死亡訊號。
東勢林管處在6月3日清晨6時,派員前往訊號最後位置搜尋,上午10時在橫流溪旁山域尋獲黑熊遺體;93685黑熊遺體6月4日進行X光及斷層掃描等檢驗,初步判定除左前肢有套索纏繞痕跡外,無槍傷或其他明顯外傷,屍體解剖結果顯示黑熊受困陷阱時間不長,但有嚴重脫水現象,推測死因與脫水有關。此案件已移請警政署保七總隊第五大隊偵辦,確認是否有蓄意殺害黑熊情事。
一再挑戰我的極限,我也只是一個血肉之軀的科學人。
對不起,這次又負了你。非常非常的抱歉。
這是我們研究追蹤的個體…
由黃美秀發佈於 2023年6月8日 星期四
黑熊媽媽黃美秀直至今天凌晨仍持續不斷在臉書發文,呼籲正視套索陷阱(主要是俗稱的「山豬吊」)對於台灣黑熊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
黃美秀指出,與台灣黑熊隸屬同種關係的日本黑熊,其族群相較其他地區穩定且族群持續增長,有1.5萬到2萬隻。反之在台灣,黑熊數量稀少,僅數百隻,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
黃美秀延續「零吊子」的貼文呼籲,根據日本狩獵管理和黑熊誤捕的經驗,提出5點建議,盼加速保育腳步。
一、在黑熊分布的關鍵熱區,不得放置陷阱,尤其是保護區內,或應嚴格限制陷阱使用的數量。
二、全面禁用舊式套索陷阱(俗稱吊子或山豬吊),套索陷阱則改採政府為能夠減少熊誤捕而研發的改良式陷阱,並加強查緝、加重罰則,以禁止販賣不合規定的各類陷阱。
三、陷阱使用的管理上,落實實名制,並每天巡視陷阱,使用者應為獵具負責。
四、在各地區,尤其是黑熊頻繁出沒地區(包括分布熱區),不僅應該禁用任何可能誤捕熊的陷阱,更應加強巡邏取締非法陷阱,並與鄰近社區合作,加強巡守,發展友善黑熊社區。
五、在誤捕黑熊發生時,應第一時間通報。同時在熊活動頻繁地區,管理單位應整備能在第一時間前往現場解套、救傷的專業人才。
她延續「零吊子」的貼文呼籲,根據日本狩獵管理和黑熊誤捕的經驗,提出5點建議,盼加速保育腳步。
一、在黑熊分布的關鍵熱區,不得放置陷阱,尤其是保護區內,或應嚴格限制陷阱使用的數量。
二、全面禁用舊式套索陷阱(俗稱吊子或山豬吊),套索陷阱則改採政府為能夠減少熊誤捕而研發的改良式陷阱,並加強查緝、加重罰則,以禁止販賣不合規定的各類陷阱。
三、陷阱使用的管理上,落實實名制,並每天巡視陷阱,使用者應為獵具負責。
四、在各地區,尤其是黑熊頻繁出沒地區(包括分布熱區),不僅應該禁用任何可能誤捕熊的陷阱,更應加強巡邏取締非法陷阱,並與鄰近社區合作,加強巡守,發展友善黑熊社區。
五、在誤捕黑熊發生時,應第一時間通報。同時在熊活動頻繁地區,管理單位應整備能在第一時間前往現場解套、救傷的專業人才。
東勢林管處呼籲,山區農民若有防治獸害或部落族人有傳統狩獵需求,可向林管處申領改良式獵具使用,切勿私設大口徑套索陷阱;如發現黑熊誤中陷阱或有受傷情形,請立即撥打通報專線及時救援,只要不是刻意獵捕黑熊,通報不用擔心會被究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