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台源、何柏均/新竹報導】「奉飯」(海陸腔:㧡飯,kaiˋ pon+)習俗有一說是源自於當年鄰里鄉親為了感謝義民軍保鄉衛土,以扁擔挑著飯菜予士兵享用「犒軍」,進而演變成信徒們將煮好的飯菜挑到義民廟敬奉義民爺。如今竹東惠昌宮是全台極少數至今每天都有鄉親倫值奉飯的宮廟。不過這項北部客家民間信仰禮俗中的特殊祭祀文化,年輕一輩已經相當陌生,維持奉飯的民眾多半年逾70歲,未來有面臨斷層的可能。

奉飯習俗可追朔至1786年林爽文事件爆發,各地組成義勇軍保衛家鄉的時代。林爽文事件後,官方頒布匾額予各地民眾,客籍獲得「褒忠」、泉州籍獲得「旌義」、漳州籍獲得「思義」,平埔族原住民則獲得「效順」。保衛家園而犧牲性命的義民最終收埋在今天的新埔枋寮義民廟,成為北部客庄信仰中心。

竹東惠昌宮主祀三山國王,建廟已逾213年歷史,但亦供奉由新埔褒忠亭義民廟分香而來的義民爺牌位與黑令旗,至今每天下午2點由惠昌宮附近12個鄰里輪流「奉飯」,甚至有奉飯輪值表,1年365天除了傳統節慶因為前來祭拜者眾多而停止外,每天不間段的由惠昌宮週邊的榮華里、竹東里等12個鄰里輪流負責奉飯。

惠昌宮由新埔褒忠亭義民廟分香而來的義民爺牌位與黑令旗。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團隊提供
惠昌宮總幹事古秉凡每日下午兩點會向神明稟報前來奉飯的對象,並請神明享用飯菜素果。李台源攝

「以前父母拜,我就傳承跟著拜。」我們採訪當天自發前來奉飯的陳大哥說,自己也只大概知道奉飯的歷史緣由,家中長輩每逢輪值都會前來奉飯,惠昌宮也會寄通知單,提醒大家奉飯時間,「大約3、4個月一輪,以前我們一鄰就有十多戶會來奉飯,現在漸漸少了,老人家走的走,年輕的比較沒有傳承下來。」

陳大哥說,輪值奉飯有點像是還願,平常對義民爺有信仰,希望神明保佑大家平安,自然而然就成為一種信仰寄託。早期父執輩都會準備豐盛飯菜,不過現在社會型態轉變,又要工作,飯菜買一買就有,「如果平常需要上班,也是早上市場買一買就來拜了,早期看阿婆會用扁擔挑過來,但現在都是騎機車把飯菜送過來。」

奉飯文化隨著社會變遷,目前有虔誠奉飯信仰的多半是75歲以上的長輩,但因為長輩年老行動不便,多半需要晚輩協助,也因為奉飯人數越來越少,輪值負擔也從以前的半年一次,增加到2至3個月一次,漸漸產生負擔;如陳大哥這樣中年的一輩,則因為家中長輩奉飯,進而會協助長輩備菜。也有鄉親會因為工作繁忙,準備速食或外帶熱食奉飯,較少自己親自準備,日後是否會維持奉飯習俗,可能還是會考量工作型態與時間能否配合等因素,恐逐漸成為失傳的文化。

竹東惠昌宮導覽志工說,在20歲到40歲之間的當地年輕人,大部分則不清楚有奉飯這項習俗,甚至會以為是祭祀往生者的拜飯儀式。此外年輕一輩若有聽過奉飯,多半也對細節與過程也不甚清楚,一方面因為竹東青年多離鄉唸書、工作,因此較少有參與和長輩一同奉飯,有些就算是載長輩來,也寧願在外面等待,少了一個認識自己家鄉歷史的機會,也因為現今社會信仰多元,年輕人對義民爺信仰不熟悉,無法產生較深的認同感。

竹東惠昌宮是至今少數每天維持奉飯傳統的宮廟之一。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提供

奉飯與一般祭祀最大的不同在於,在地居民準備的是熟食的「飯菜」而非「牲禮」,通常會以雞、豬腳、魚、香腸、水果等常見的菜色,雞肉一定會切塊方便「夾取」,並會準備一鍋飯、湯圓或粄條等米食,也會準備飯匙、碗筷,就像一家人吃飯一般。早期交通不便時,鄰近的居民會以扁擔扛到廟裡,祈求義民爺保佑鄉里。

由於奉飯是為了作戰時的前線犒軍,鄉親準備雞肉奉飯時一定會切,,並且向惠昌宮總幹事報到,每天2點一到,總幹事會朗誦祝文,向神明稟報前來奉飯的鄰里鄉親,請義民爺與惠昌宮內的神明享用。在等待奉飯期間也是在地鄉親話家常最好機會,結束後則會將祝文燒掉,完成奉飯儀式。居民也會利用準備奉飯的菜色宴請鄰里,因此奉飯可說是地方民眾敦親睦鄰、交流感情的最佳機會。

竹東惠昌宮的奉飯輪值表。李台源攝

關於我和義民爺變成家人的那件事1:當年輕臉孔走進市場與廟宇 一場奉飯文化遞嬗

【李台源、何柏均/新竹報導】「今有新竹縣竹東鎮雞林里第13、14、15鄰里民,與竹東國中同學,誠心誠意參拜,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