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

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跨越苗栗縣三灣、南庄與新竹縣峨眉鄉的知名景點「獅頭山」,是清代淡水撫民同知李慎彝於1826年所命名,日治時期發展成北台灣宗教聖地。近兩百年來地方父老感念李慎彝,不僅三灣五穀宮與南庄崇聖宮設神位祭祀,三灣鄉內灣村龍崀頂的「李洪福德正神」,祭拜的也是他及守備將領洪志高。

清雍正9年(1731)正式將大甲溪以北到雞籠轄區,分由淡水廳管轄,廳治設在竹塹(新竹市),一直到光緒元年(1875)底才重新行政劃分,這144年淡水廳管轄現台中市大甲溪以北到基隆市,淡水撫民同知位高權重。

「二灣開墾清光緒,崀頂立祠李慎彝。」三灣鄉內灣村龍崀頂「李洪福德正神」廟聯,記錄地方開發史,感念已故淡水撫民同知李慎彝。何來美攝
「慎持運會抒民厄,彝秉綱常副國魂。」南庄崇聖宮設有李慎彝神位,感謝他命名獅頭山及對南庄開發的貢獻。何來美攝

清代台灣官吏幾由大陸派駐,「三年官兩年滿」,如過江之鯽,大都無心治台,但來自四川的李慎彝(1777—1855)卻勤政愛民,他是嘉慶13年(1808)進士,道光3年(1823)來台,先任台灣府台灣縣知縣,道光6年(1826)調任淡水撫民同知。

李慎彝接受開台進士鄭用錫建議,建造竹塹石牆、明志書院、重祠祀、興水利,將竹塹打造成北台灣政經文化中心。三灣、南庄離竹塹不遠,清道光年間來自廣東的客家人前來拓墾,因原漢衝突不斷,李慎彝也設法安撫化解。

據《新竹縣志》載:李慎彝於1826年率隨從到祭山湖(現三灣鄉頂寮村)祭祀山靈時,遠眺東面山頭,見山形狀酷似獅頭,頗為驚奇,當場命名獅頭山。他於道光9年(1829)調任噶瑪蘭通判,不久回大陸升任湖北鄖陽知府,他擔任淡水撫民同知雖僅3年,卻深獲百姓愛戴。

獅頭山主峰492公尺,山巒連綿,林木蒼鬱,奇岩古洞,自然天成,李慎彝曾登高賞景讚嘆;直到清光緒初年大溪人邱普捷到此採購山產,見鍾靈毓秀,適宜修身養心,於清光緒21年(1895)在現獅岩洞設寺禮佛,成為獅頭山開山始祖,此寺即元光寺。

獅頭山勸化堂門樓紫陽門,古典莊嚴。何來美攝
南庄鄉勸化堂位於獅頭山前山,廟宇氣勢宏偉。何來美攝

無獨有偶,南庄拓墾先賢黃祈英的曾孫黃開郎,是飽讀詩書的鸞生,在南庄田尾指導門生扶鸞,有天「太白仙翁」降乩指定鸞堂興建地,明治34年(1901)秋他乃號召地方仕紳籌資興建,取名勸化堂,主祀三恩主,黃開郎也成開堂堂主。

獅頭山以峨嵋元光寺、南庄勸化堂為中心,百餘年來已發展成有近廿座寺廟,且儒釋道佛皆有的宗教觀光聖地,每天朝山禮佛、祭祀參拜信徒絡繹於途,恐非當年李慎彝所能想像,他更沒想到成仙後,再被奉為地方守護神。

三灣鄉五穀宮除設「特授淡防分府紀錄五次記大功一次李慎彝長生祿位」外,亦設「特授淡屬竹曰武三屯把總駐防三灣向仁鎰長生祿位」,是鄉民感念當年拓墾三灣時,李慎彝曾要求駐防三灣的三屯把總向仁鎰,以安撫代替武力,化解不少原漢武裝衝突。

三灣五穀宮設有李慎彝與向仁鎰的長生祿位,緬懷兩人對開發三灣的功勳。何來美攝

南庄崇聖宮設有「前任淡防分府慎彝李公神位」,並以「慎持運會抒民厄,彝秉綱常副國魂」對聯,肯定他對南庄開發的功勳。

三灣鄉內灣村龍崀頂的「李洪福德正神」,供奉的也是李慎彝及當年守備將領洪志高。祠前對聯「二灣開墾清光緒,崀頂立祠李慎彝」,指二灣到清光緒年間才開發,但早已離台去世的李慎彝,鄉民仍尊「伯公」來祭拜。

淡水同知在清代是官派,民意基礎雖不如目前民選縣市長,但百姓眼睛是雪亮的,只要勤政愛民,成仙也能成為神,值得現在父母官們借鏡。

三灣鄉內灣村龍崀頂「李洪福德正神」廟,拜的是李慎彝與將領洪志高。何來美攝
獅頭山前山以勸化堂為中心,依山而建的寺廟群,集儒釋道三教神佛於一堂。何來美攝
獅頭山輔天宮又稱地府堂,主祀地藏王菩薩。何來美攝
獅頭山登山口往南移後,早期登山口人煙稀少,附近店家破落,幾無人居住。何來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