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慶中/綜合報導】澳洲科學家近日發表一份最新研究報告,從常見的土壤細菌取得的一種酶,可吸收大氣中的氫氣轉化為電流,未來有可能取代電池,成為未來另一種低成本清潔能源。。

根據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官網上周四(9日)的最新消息,該校生物醫學探索研究所(BDI)的 葛林特博士(Dr. Rhys Grinter)博士、格林寧(Prof. Chris Greening) 教授與博士研究生克洛普(Ashleigh Kropp)組成的研究小組,分析並成功產出一種來自常見土壤細菌的耗氫酶(hydrogen-consuming enzyme),並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期刊《Nature》中。

博士研究生克洛普(左)與格林寧教授(右)。翻攝自《蒙納許大學官方網站

格林寧教授指出,許多細菌在養分貧乏的環境中,會利用大氣中的氫作為能源,「長久以來,我們已經知道在南極土壤、火山口和深海中有特定細菌,可以利用空氣中微量的氫,當作能量來源,幫助它們生長存活,但直到現在我們證實這類細菌是如何做到的」。

研究團隊在土壤中常見的恥垢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中,發現了消耗大氣中氫氣的氫咀嚼酶Huc,並證實Huc可將氫氣轉化為電流,甚至可為一個小型電路供電。

克羅普的實驗室表示,Huc可以長期儲存並加以純化,「它非常穩定,可耐得住冰凍或加熱到攝氏80度,仍能保持產生電流的能力,這顯示了Huc酶有助於協助細菌在極端的環境中生存」。

格林特博士(Rhys Grinter)指出,由於大氣中的氫氣含量僅佔0.00005%,所以只有很細小的儀器才能被經此方式收集到的電能啟動。但純化後的Huc可以長期穩定儲存,即使溫度劇烈變化都可持續產生電能,加上體內有Huc的細菌隨處可見,來源十分穩定。將來一旦能產出足量的Huc酶,就可以隨時由空氣中獲取無盡的清潔電能。

Huc可視為一種「天然電池」,可以從大氣或人為添加的氫氣中產生持續的電流。雖然這項研究還處於早期階段,相信Huc的發現具有發展小型「空氣動力」設備的巨大潛力,例如當作醫用感應器、可穿戴運動監測器、時鐘,或者一個小型計算機等太陽能設備的替代品,同時有望淘汰消耗珍貴稀土元素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