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春爛漫,抬頭櫻紅李白開正歡,低頭茶花鬧哄哄;此時鮮綠才珍貴,正月蔥二月韭,俗諺有句話說「飽年飽節」,油脂太多需要清腸胃,平時當作香料來用的蔥韭蒜,這時節當作主角來用才真懂吃。
「割韭菜」常用來形容女人的命運坎坷,無法自主等著被宰殺,形容詞有諸多衍伸,在股市裡被坑殺的散戶,多層次傳銷裡的下線,社會中無可奈何的弱勢者,都被形容成菜園裡生長快速,容易被割下來的韭菜;在料理上,韭菜大部分時候被拿來當香料或配菜,在客家菜中,煮粄圓時配的青菜,水粄仔的煏配頭要清爽用它,粄條和米粉不管是乾的抑或加湯,有了韭菜就增加滋味,變化口味學陽春麵加小白菜,或是蕒仔(萵苣)和艾菜(茼蒿),都不如韭菜有口感。
一直當配角的韭菜轉身當主角正式上場的時候,就是非得有這一味才有滋味的料理,也只有客家女人才能辦到的精髓,在認識客家飲食文化之前,或許從客家人用量詞的方式來理解,更能清楚了解割韭菜來做菜的女人有多厲害。
漢語的「一把菜」、「一把米」是能通用的量詞,落在客語中就提高了層次,成為獨有的定配性量詞,哪一種事物配什麼量詞無法混用,一把青菜到了客語是「一紮菜」,紮(海陸音zad)有捆綁的意思,青菜要捆好一束才方便使用,一把米我們說「一扡米」,扡(海陸音rhaˊ)是抓的意思,以動詞來描述物體被使用的方式,活生生的景象就在眼前,人生也變得有趣味多了。
用韭菜料理的客家菜中,最知名是炒血旺,炒鴨腸,炒腹內(下水),料理禽類內臟時非得用韭菜不可,此時看似內臟為主要食材,但沒有韭菜,腹內就嫌臭羴(腥羶),很難說以內臟為主還是韭菜為主,因為韭菜正盛的季節,買付內臟來配韭菜是比較常見的做法。
善於種菜的女人,何止割韭菜;把菣香(爆香)的配料當作主角來料理,是吃當令精華,我們到世界各處旅行,吃地方菜,追求各地的風土飲食,探索各個族群累積的飲食文化特色,於是懂得春天去英格蘭要吃野蒜扁豆湯,長江下游淮揚地區有薺菜餃子,而我們在家吃蒜苗炒肉或炆爌肉,嗜吃者都知道要先把蒜苗挾起來吃,一大紮蔥白香菜在雞湯裡逼出鮮味,是治療春寒料峭咳不停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