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我在山的另一邊看見捲成一捆一捆的秧苗勾起了回憶,租車阿伯的四縣聽起來有點熟悉卻不太習慣,早在團購美食剛興起時,打電話到大坡豆皮店訂山前已難買到的日曬腐竹,老闆跟我閒聊他是苗栗搬到池上的客家人,知道了他們在後山打出一片天,種出台梗九號稱作臺灣越光米的全國冠軍米,每年都要去搬幾包回家。

趁著溫和明媚的二月陽光,微風輕拂正待駛禾的水田漣漪陣陣,在伯朗大道上踩腳踏車,一百七十五公頃的稻田,一根電線桿都沒看見,只有一棵叫金城武的茄苳樹好像守衛擺開陣勢,怎麼看都不像我庄的田中央,唯有兩棵冬季落葉新芽未抽的苦楝樹旁,一張有伯公們閒睏坐聊的長凳在伯公下,才有一點看得出是客家移民落腳的蛛絲馬跡。

池上是客家人島內移民東岸的大聚落,是社造經營最成功的所在,維護傳統生活不遺餘力終於成了名勝,一個以稻田景觀發展出來的觀光景點,到哪都不容易,平疇沃野拍照很壯闊,也只是來來去去的觀光客,真要能長久安居,還是得有一兩樣生活技能,持盈保虧。

最早傾全鄉之力,以地方為品牌打造出「池上米」名物的農村,二〇〇四年首屆全國米比賽的冠軍就出在池上鄉,此後,有十年的時間,每一次比賽,池上農人都是集體搶前三名,在此之前,兩千年開始池上糧商首創,將池上米以外觀、食味等米質評比訂定標準並分級收購,讓努力耕耘種出好吃米的稻農,可以比別人有更高的收購價格,一五年甚至退出全國米比賽,辦自己的二期稻作地方賽得名拿獎金,因此,池上的稻農也有機會拿到年終獎金過個快樂年。

流轉的命運不變的族群性格,像牛一樣的勤懇耕耘,到哪都不缺一口飯吃。

對客家人來說,有土地的地方就有伯公,伯公下是凝聚鄉親情感的地方,而給農人最大慰藉的是田頭伯公,池上鄉有號稱全台東最大的福德宮在田中央,百年來守護農事,也見證客家移民的耕耘,因此,農曆二月二日伯公生,三鼎大鍋滷豬腳煮麵線,上百斤湯圓在大鑊頭裡滾,供桌上擺滿大大小小的平安龜,承襲一百年前就存在的儀式傳統,祭祀最能說明帶著記憶翻山越嶺,抑或飄洋過海移民的情感依歸。

遠走他鄉落地生根是慣常形容客家人的處境,唯有自己人才能一眼認出,一處水田,一棵大樹下的伯公,貓狗曬太陽,牛車緩緩行,那就是鄉親。

池上的田邊伯公。作者提供
水圳邊的水車。作者提供
相較於後山,西部的水田比較多電線桿,也比較晚插秧。作者提供
正待插秧的禾苗。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