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翻譯《跟莎士比亞學創作》等。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客家米食中,做起來最無負擔的當推菜頭粄,有「閒閒打一床菜頭粄來食。」的悠閒情調,不為祭典拜拜,沒有人情酬酢往來,就是在稻作收割之後,冬季年節之前,難得的鬆散時刻。
在此之前,田園之秋最深刻的印象是阿婆、媽媽、嬸婆、叔母,路過的種菜鄰居,一群婦人隨意站在秋收的田埂邊,就可以展開陣式比賽,把自家的成果,從食材到食物一一羅列,有「金嬌仔」(小蘿蔔)、「雪蔔」(梅花種蘿蔔)、「大蘿蔔」、「大等个金嬌仔」、白玉蘿蔔等的種植,到「蘿蔔錢」(圓形切片)、「蘿蔔乾」、「蘿蔔細(絲)」等處理方式,快問快答看誰先馳得點。
從他們口中流洩出來的名詞,一開講就停不下來,跟武俠小說裡的開山祖師教自家徒子徒孫的一點訣般,這一家的路數是什麼,那一家的脈絡為何,精要之處在哪,哪個品種要先種;「金嬌仔」曬蘿蔔乾比較好,「大蘿蔔」可以曬蘿蔔錢,大家都愛的菜頭粄有「雪蔔」最好,聽到記不起來,令人嘆為觀止。
顯示了臺灣人善於育種,勤於找尋新品種,不排斥新口味,對於外來種也有自信種成臺灣特有種,更別說把別人的口味變成自己的獨家秘方,就算吃到客家人的港式蘿蔔糕中有客家小炒也別奇怪。
當然,說到菜頭粄已經蒸了幾床來吃,她們就會開始評論今年的蘿蔔品質,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江湖一點訣,而大部分的人對如何蒸菜頭粄最感興趣,在廚具愈來愈精良並有更多選擇的現代社會,做粄容易多了,誰都能試著自己料理,這些長年浸淫廚藝的主婦,能夠拿來沾沾自喜的手藝,就顯得不足為奇;或許此時該感嘆,怎麼就失去了表演快速燒柴一點就燃的功力,無法展示大灶獨特的妙用,不能談需要燒幾根柴才能蒸熟,讓人遺憾為什麼早年時代就這麼過了。
現代人蒸菜頭粄甚至只需要一只大同電鍋就能搞定,不用把米拿去磨成米漿,用現成的水磨粉即可,削蘿蔔的刨刀和刷籤選擇多樣,端看你喜歡哪一種口感;當然代誌不是憨人想得這麼簡單,用竹籠蒸鍋一定比較香,用米漿一定好過水磨粉,用白玉蘿蔔比較甜,刷絲後要先悶熟,一比三是經典比例,加一點鹽,一點胡椒粉就夠了,其餘則免。這才叫客家菜頭粄。
現今到餐廳吃菜頭粄吃到的經常是港式蘿蔔糕,因為加了肉末、香菇、蝦米和油蔥等各式配料,終究是比較豐富;客家菜頭版就是時令季節飲食,彰顯的是田園豐美,農村社會悠閒滿足的一道風景。
看過一位韓國留學生拍的影片提到,她回到首爾最難以忍受的就是不能吃到臺式連鎖早餐店的蘿蔔糕,所以只好再回來就學,而那種程度的蘿蔔糕,在秋冬季節,隨意找一位客家菜市場裡臨時擺攤的伯姆,都能買到更具蘿蔔香的菜頭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