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
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下屆6個直轄市長及15個縣市長已順利選出,客家人僅當選新竹縣長楊文科、苗栗縣長鍾東錦、台東縣長饒慶鈴。六都市長客家人再度缺席,閩南與外省族群各當選3席,分是新北市長侯友宜、台南市長黃偉哲、高雄市長陳其邁(閩南籍),台北市蔣萬安、桃園市長張善政、台中市長盧秀燕(外省籍),平分秋色。
客家是台灣第二大族群,但佔台灣人口7成的六都,包括這次選出的市長,已連續3屆沒有客家人。全台客家人最多的桃園市,客家人本最有機會當選市長,今年也有民眾黨提名賴香伶、鄭寶清脫離民進黨參選,但在藍綠兩大黨對峙下,幾被邊緣化。
桃園市(縣)除了少數原住民,閩、客、外省族群人口比約是4﹕4﹕2,早期「北閩南客」輪政,實力相當,但自第12屆縣長劉邦友1996年遭槍殺,縣長補選至今,26年來客家人只有吳志揚當選第16屆縣長,他前任的呂秀蓮(12、13屆)、朱立倫(14、15屆)分是閩南、外省籍,繼任鄭文燦(1、2屆市長)也是閩南籍。
2009、2014年吳志揚、鄭文燦代表藍綠兩大黨對決,各一勝一敗,2018年本預期第3度對決,惜吳志揚未出馬,藍軍推出的陳學聖也敗北。綠營並非沒有支持過客家人,之前提名彭紹瑾、鄭寶清,兩次迎戰外省籍的朱立倫都敗北,且因客家人較挺藍,連客庄都敗。
今年朱立倫掌國民黨兵符,再提外省籍張善政「空降」,開始地方雖有雜音,但因民進黨捨林智堅,改推鄭運鵬出馬,患了陣前換將兵家大忌,結果張善政以52.02%得票率,大勝鄭運鵬得40.03%。
據筆者統計觀察,桃竹苗客家政治生態仍偏藍,桃園市北區(桃園、大園、蘆竹、龜山、八德、大溪)張善政、鄭運鵬分得49.86%、41.91%,差距7.95%﹔在南區(中壢、平鎮、龍潭、楊梅、新屋、觀音)張、鄭分得54.09%、38.23%,差距達15.86%,顯然客家人更挺藍。
新竹縣國民黨楊文科更以63.36%得票率,大勝民進黨周江杰的32.40%,輕易蟬聯。
苗栗縣無黨籍鍾東錦雖遭民進黨徐定禎、國民黨謝福弘、時代力量宋國鼎圍剿是黑道,但客庄「下架民進黨」聲浪卻壓過「反黑道」,加上藍綠皆分裂,鍾東錦在海線閩南四大鎮(竹南、後龍、通霄、苑裡)雖以34.70%略輸給徐定禎的37.56%,但在客庄14鄉鎮市卻以47.26%大贏徐的27.55%,結果全縣鍾東錦以42.66%當選縣長,徐定禎僅得31.24%。
許信良、邱連輝分於1977、1981年開啟桃園縣、屏東縣「黨外」縣長時代。許信良領導的桃園「許家班」,中壢吳家從吳鴻麟、吳伯雄到吳志揚祖孫三代當縣長,都曾叱吒桃園政壇,許信良、吳伯雄也都曾任民進黨、國民黨主席,如今都已式微。
客家人在國民黨、民進黨雖有人當過黨主席,但長期以來幾分由外省、閩南族群主導,客家人只能「依附」,但隨著選民投票取向,政黨已明顯超越族群,客家人豈能劃定自限,不自立自強?
再說,台灣的客家人已大量流向都會,人口前5名都在六都,新竹、苗栗兩縣已落居6、7名,因此客家人參政不能只侷限於客庄,應該放眼六都。外省族群人口不比客家人多,積極參政,可跟閩南族群分庭抗禮,而客家人又怎能落人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