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
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客家委員會公佈客家人口設籍調查,發現客庄人口大量往都會遷徙,除了邁向都會化的中壢、平鎮、楊梅等客庄仍居全台前3名外,被視為客家大本營的新竹、苗栗兩縣,只有竹北、竹東、頭份入圍前10名,竹北第5,竹東、頭份並列第9,明顯反映就業、就學環境與生活機能,影響客家人口流向。
全台客家人設籍前20個鄉鎮市區,除了前6個傳統客庄外,另有桃園區(6)、新竹市東區(11)、苗栗市(13)、湖口鄉(16)、龍潭(12)、八德區(20)仍位於桃竹苗4縣市,而桃園、八德能人圍,反映早年桃園縣「北閩南客」的居住環境已被打破。
入圍前20名另8區,分是新北市板橋(4)、中和(7)、新莊(8)、土城(19)區,高雄市鳳山(14)、三民(17)區,台北市內湖(15)、大安(18)區,除了三民區是日治時期「北客南遷」大本營外,都屬非客家人聚居的都會區,卻成為客家人遷徙的重鎮。
「在地人的好所在,出外人的新故鄉」,蘇貞昌主政台北縣時在板橋火車站前張貼斗大標語。新北市外縣市移民高達七成,板橋、中和緊鄰台北市,是前進首都的「灘頭堡」﹔新莊則是工業重鎮,吸引外縣市民謀職。
桃園市是工業科技大市,工業產值居全台之冠,新竹縣市有科學園區加持,不僅穩住客庄人口,還吸引外縣市移民;苗栗縣的頭份、竹南(60)因臨近竹科,受磁吸效應人口也逐年增加,反觀苗栗市人口卻逐年外流,已落居老三。
台中東勢是大埔客大本營,受都會磁吸效應,已落居第32名,不如台中市大里(26)、豐原(29)、北屯(30)區,而北區(48)、西屯(50)、太平(54)、南區(56),亦名列前60名,現台中市客家人口已全台第3。
高屏六堆是南部客家大本營,為了就業、子女就學,亦紛紛往高雄市鳳山、三民區、屏東市(25)遷徙﹔而全台前60名客家人聚居地,美濃已落居37名,還不如左營區(36)﹔屏東縣客家8鄉也只有內埔鄉(35)人圍,客庄人口流失嚴重。
從日治時期到1959年八七水災,有不少西部客家人東移花、東兩縣,但現年輕一代為了就業又紛紛西移,客家人口已落居全台第11、16名,只有花蓮縣的花蓮市(46)、吉安鄉(49)入圍前60名,花東主要客家鄉鎮人口也逐年流失。
全台客家人口前10名是桃園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北市、高雄市、新竹縣、苗栗縣、屏東縣、新竹市、台南市,前5名是五都,除了新竹縣市已成台灣半導體科技產業重鎮,可支配所得名列全國一、二名;桃園市工商繁榮,房價相對比台北、新北市低,吸引年輕移民外,其他客庄人口幾都往都會遷徙。
往都會遷徙,生活機能佳,就業、就學方便,本是可喜現象,但客家人到都會,或客庄都會化,都易被稀釋成少數,會加速客家話流失,因此有必要努力爭取工商投資,增加就業機會,以減緩人口流失,且要加強客語推廣。
另一隱憂是,客家人的參政企圖心明顯不如外省與閩南族群,現六都市長已連續兩屆沒有客家人,今年六都市長選舉藍綠兩大黨也未提客家人參選,乏人為客家發聲,值得客家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