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翻譯《跟莎士比亞學創作》等。目前住在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從事文字工作。

到了十月中,採茶完畢摘茶籽上場;臺三線上,自三峽開始,沿線茶園除了植栽製茶的小葉種茶樹,還種了不少臺灣原生種小果油茶樹。很難確切的指出什麼時候起,這一帶的客家人就懂得了用油茶養生。

一瓶沒有標籤,六百毫升紹興酒瓶裝的黃綠色油脂,從二十年前一瓶一千元出頭,至今要價二千五百元仍然不容易買到;能得到一瓶苦茶油的人,都是年復一年事先預定來年的份,這些熱愛者,大部分是客家人,從小就被告知苦茶油的好處,好像一個熟客組成的秘密組織固定交換訊息,像是產區在哪個山頭,哪一家油車間榨的油,誰會去監工看工序對不對,會不會被混充,而每個愛吃的人都像行家一般,看顏色就能判斷是不是純正的苦茶油。

茶油現今普遍以「苦茶油」之名傳播,吃起來有點青澀味,若像小時候吃魚肝油一樣吞下一匙,可能會嗝出明顯又清楚的種籽味令人難忘,當然有些真是有點苦味,那是種皮未清乾淨的味道,但不影響熱愛這種氣味的人,吃下它然後滿足微笑以對。

小果油茶樹林,十一月苦茶籽已採收完畢,可以開始賞花,樹林花海非常美麗。蕭秀琴攝

這些對傳統飲食難以忘懷的人,會備一瓶苦茶油珍惜的用,常聽到親友間,若聽聞誰有胃疾就會勸說,「早餐前空腹先吃一匙茶油保養胃。」或因開刀時身體太虛弱不能吃太補,「用茶油溫補才能慢慢復原。」茶油在客庄像保健食品一樣,以秘密交換秘密的方式流傳。

傳統飲食知識從日常而來,就算一般人不懂得藥理,也能從一代傳一代的生活習慣中了解,我媽勸人吃苦茶油時會說,剛嫁過來時,阿公得知她有胃疾,經常要她在白飯上淋一匙茶油,以顧/固胃。阿公自己也這麼做,因為這是家傳飲食習慣,一位漢醫的兒子的飲食方式。

乾淨仔細做的茶油並不苦,在桃竹苗地區,正好和製茶產區重疊,容易和茶籽榨的「茶籽油」混淆,因此在地人稱苦茶油為「正茶油」或「茶油」。新竹仕紳黃旺成,在一九三四年四月二日的日記中有一則紀錄:「午前大張携痔藥一大包來 有紅藥、烏藥、正茶油、油紙等 互相談天至近午才去」,除了讓後人了解「正茶油」能緩解痔瘡,也知道以前「苦茶油」稱作「正茶油」。因此,新竹縣湖口鄉在推廣茶油產業時,就以「台灣正茶油」之名做推廣。

要恢復傳統飲食,必先了解傳統食物的價值,茶油除了高營養價值與傳統保健功效之外,在地理生態與風土人情上,更有不可磨滅的地位。臺三線也意味著處於易於消失的淺山丘陵區,容易開發就會輕易的被水泥叢林侵入,一但成為開發區,地景地貌消失自不待言,傳統生活習慣無法保留,飲食自會被工商食品取代,需要營養吃維他命丸最方便,是謂生活變遷。

左邊為台灣原生種的小果苦茶油,右邊為大果苦茶油。蕭秀琴攝

另一種維護傳統的方式或許就是推陳出新的飲食料理,要把食材推廣出去就得有受歡迎的食物料理,苦茶油最為人熟知的吃法是茶油拌麵線,幾乎是毫無特色可言也沒有形成一套吃法,比起義大利佛卡夏少了許多可能性。佛卡夏名字源於羅馬的panis focacius,義大利文「壁爐麵包」的意思,看起來平凡無奇也容易做,卻是地中海飲食的核心食物,一塊佛卡夏,大量的蔬果與幾塊乳酪,配一碗湯,是農人飽足的靈魂食物。

或許我們該把茶油麵線換成茶油拌飯,像滷肉飯一樣發展成為套餐的靈魂,配一支雞腿或一塊爌肉,一碗蘿蔔湯或酸菜湯,讓田裡的農人可以飽足,或許也可以來個苦茶油佛卡夏,但得有大量高品質的苦茶油可用才行。

藍天下,苦茶籽在樹上。蕭秀琴攝
苦茶油做的佛卡夏味道不輸橄欖油做的麵包。蕭秀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