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

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這是蘇東坡筆下的江南秋景;但在台灣應是柿子成熟時,氣候最宜人,病患最少,死亡最低,則是「最是柿子成熟時」。

已故公館鄉醫謝春梅(1922—2020)開設福基診所,隔條後龍溪,對岸就是盛產牛心柿的河排。他生前常下鄉看診,勘驗遺體,發現每年9月底至11月柿子採收時,不論病患看診、下鄉驗屍,都比其他時節明顯減少,顯見柿紅時,秋高氣爽最宜人,也最適合旅遊。

台灣柿子主要產在嘉義番路、台中東勢、苗栗公館、新竹北埔、新埔等地低海拔山坡地,除日本甜柿外,品種多數來自中國,以牛心柿、四周柿為大宗,四周柿可作軟柿,牛心柿脫澀後可當脆柿來吃,削皮後經火烘、日晒、九降風風乾,即成柿餅。

新埔鎮旱坑里氣候乾旱,每年吹九降風時,即是晒柿、烘柿、風柿,製作柿餅的好時節,產量佔全台九成。柿子多數來自番路、東勢、公館、北埔,柿餅除傳統日晒、風乾外,近年來亦加了龍眼木火烘,並利用電力吹「類九降風」,以提高柿餅的衛生、口感與品質。

公館開礦村河排與相鄰的福德、福基、大坑等村是柿子產地,約有六、七十公頃,以河排羅屋伙房一帶柿子園最多,相傳台灣牛心柿是日治初期由羅慶貴、羅慶福兄弟從中國引進種植;1960年代後番路後來居上成為全台最大產地,部分種苗也來自河排羅屋。

河排羅屋祖籍廣東梅縣,13世祖羅煥粵於清乾隆年間來台,先在台中霧峰落腳,傳到16世羅享清時北遷銅鑼,他育有10子,事業有成,在河排買了72甲山坡地,分給17世長子羅慶貴、五子羅慶福兄弟拓墾,兄弟除建了東、西羅屋伙房,也種植柿子成功,成為台灣牛心柿主要產地。

到河排遊山玩水,莫忘了參觀建築精緻的東羅屋客家三合院,它坐東向西,背山臨溪(後龍溪),是羅慶貴與3個兒子吉冉、吉興、吉安合力興建,1931竣工;主結構木材均採福州杉,也請廣東藝師邱鎮邦來台,以「吉祥如意、福壽康寧、承先啟後」為主題,利用「擂金彩繪」技術,在正身及護龍簷廊精雕彩繪。

在河排經營「慕農客」民宿的羅萬章(20世)是羅慶貴的曾孫。他說,曾祖父到河排拓墾山林時仍住銅鑼,到1904年才安居落戶,之後再建「豫章堂」三合院,1935年中部大地震曾受損再修護。建築格局由前至後,依序是半月池、外圍牆、外埕、內圍牆、內埕、正身與橫屋,屋後化胎、後山植檳榔、香蕉、柿子,綠意盎然,象徵家運昌隆。

在九降風吹襲,風乾柿餅時,到新埔旱坑柿子專業區的柿子觀光農場,參觀柿餅製作,拍攝晒柿風情,品嚐柿餅;或到公館河排參觀柿子園、東羅屋客家三合院,都是秋遊的好地點。

河排與出磺坑台灣油礦陳列館相鄰,附近亦開闢了多處露營區、民宿,行駛後汶東西向快速道路,在河排、出磺坑都設有匝道,交通非常便捷,趁柿子成熟時不妨一遊,享受「柿柿如意」的客家風情。

新埔鎮旱坑里柿餅業者利用日晒及九降風風乾,製作柿餅。何來美攝
公館河排是台灣牛心柿最早產地,結實纍纍,已開始採收。何來美攝
採收的牛心柿,可脫澀當脆柿來吃,亦可加工做成柿餅。何來美攝
新埔柿餅業者採用的牛心柿,多數來自番路鄉,果實碩大,烘晒前要先削皮。何來美攝
新埔柿餅業者利用龍眼木等木頭起火烘柿餅,可增加柿餅口感。何來美攝
用炭火烘過的柿餅半成品。何來美攝
柿餅業者利用大電扇吹「類九降風」,風乾柿餅。何來美攝
河排東羅屋「豫章堂」是座建築精緻的客家伙房,有近百年歷史。何來美攝
公館河排東羅屋客家三合院,依山傍水,風光秀麗,屋後是柿子園、檳榔園。何來美攝
東羅屋伙房正身及護龍簷廊,經名師邱鎮邦擂金彩繪,雕工與彩繪非常精緻。何來美攝
後龍溪流經公館出磺坑牛鬥口,山水風光很美。何來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