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委員會與AXN頻道製播的深度紀實節目《樟之細路的秘密》找來走遍全球逾70國的英國資深攝影師史道華聯合主持,以西方視角共同探索這條台灣之前「地圖上沒有的路」,而他身上的經歷也堪稱見證台灣歷史變遷。《樟之細路的秘密》今天晚上(27日)晚上9時在AXN頻道首播,並於東南亞、日本、韓國等20個地區共同上映。
「樟之細路」(Raknus Selu Trail)是台灣最長的國家級自然步道,全長綿延380公里,起於桃園龍潭,止於台中東勢,主要沿著以客家聚落為主的台三線,縱向串聯舊有的古道、農路、郊山步道而成,舊時因出口樟腦與茶葉至世界各地,與全球貿易關係密切。
英文名稱中的Raknus是賽夏族與泰雅族語言中的「樟樹」,Selu則是「小徑」的客家話,富有巧思的名稱,反映客家、原住民族群因開墾區域重疊曾爆發的競爭、和解與融合的複雜過往。而探索這條路背後故事的紀實節目「樟之細路的秘密」,就找來廣播金鐘得主溫士凱與史道華(Chris Stowers)聯合主持。
55歲的史道華投身攝影工作逾30年,走過世界各地與戰區,與台灣緣分也相當深厚,來訪逾百次,曾替國際媒體拍攝過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等肖像照,也經手不少台灣旅遊書。
史道華透露任職紀實攝影師以來,從未在一個國家待超過1個月,卻因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駐足台灣近3年,「但我很慶幸自己是卡在台灣」,他指出台灣地形豐富、離島多,依然能四處旅行,相比困在香港的同業相當舒服、幸運;甚至讓史道華挑戰起不少新鮮事,包含這回站到鏡頭前當主持人。
他笑言過去為拍攝台灣旅遊書幾乎走遍各縣市,踏上「樟之細路」時卻讓他相當吃驚,「我自認已很熟悉這個國家,卻常有點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穿梭於鬱鬱林間,解鎖在地故事,讓史道華體驗到前所未有的台灣,也看見客原族群互利共生的融合之美。
史道華分享,自己首次來台灣是1991年,他回憶當時台灣剛解嚴不久,在中國六四事件、台灣野百合學運接續發生後,他當時服務的亞洲雜誌(ASIAWEEK)對台灣很感興趣,特別指派他來拍攝國慶活動,「我得從澳門搭6個小時的船到高雄,再坐車到台北,和現在相比,根本是兩個不同的世代」。
旅居亞洲這35年來,從台灣首次民選總統、1997年的香港主權移交、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太陽花學運、香港雨傘運動到2019年的香港反送中運動,史道華都站在歷史第一現場記錄,幾乎見證台灣的民主化發展。
他表示,儘管台灣是個面積不大的小島國,卻能屢屢度過困境,且社會機能運作良好,「我認為台灣正處於一個很棒的平衡點,擁有自由,也還懷抱希望」,更笑言短短30年,從街上沒幾部車,到世界各大名車到處跑,「當時我想找間咖啡店都難,現在每個轉角都有,變化真的很快」。
而身為記者,他總渴望到事件現場用快門記錄下一切,也彷彿有種記錄歷史的宿命感。史道華分享,2008年正當全球媒體因北京奧運聚集中國時,他卻反其道而行飛到喬治亞度假,卻碰上俄羅斯在奧運開幕之際揮軍入侵喬治亞。當時國境封閉、境內媒體寥寥無幾,史都華也只能抓起相機衝到戰區。
問及先救人還是先拍照的永恆攝影論辯,史道華則率直回應:「當然會先幫人,我能同理被攝者的心情,一定會很厭惡拍我的人,但這也使我無法當戰地記者」。但他也舉例,在2004年南亞大海嘯和2005年巴基斯坦強震現場,他則是在災後數日才抵達,目睹傷者累累,自己無力協助,唯一能做的就是專注拍出好照片,讓世界看到,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幫助。
拿了幾十年的相機在各個現場出生入死,史道華笑說儘管已55歲,心裡仍像20幾歲的年輕攝影師,不論見過多少大場面,仍泯滅不了對新的事物、新聞現場與旅遊的熱情與好奇,「人的一生中很難得能找到熱愛的志業,攝影就是,我想到生命最後一刻,都會拿著我的相機吧」。
深度紀實節目《樟之細路的秘密》今天晚上(27日)晚上9時在AXN頻道首播,並於東南亞、日本、韓國等20個地區共同上映。(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