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

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頭份大漢之音董事長張金松(張強)、台長陳裕美夫婦,1966年起投入客語廣播,至今已逾半個多世紀。張強主持的「大漢風雲」上週滿千集,他轉換角色,接受來賓黃鼎松、黃新發聯訪;他年已八旬,侃侃而談,縱橫古今,續朝兩千集邁進。

張強夫婦是繼中廣江平成、曾雲珍夫婦之後,從事客語廣播最資深的夫妻檔。陳裕美於1966年以半工半讀進入竹南天聲電台,3年後張強也進入天聲當廣播員,他主持「天聲之夜」,有小說選讀、勵志小語、名歌點播、相聲、講古,內容多元,因近水樓台結為連理。

張強的才華受到中國時報賞識,請他兼任特約記者,主跑竹南、頭份地區,直到1976年7月他專任中時記者,才離開天聲,後升任苗栗縣特派員,到2001年7月退休,接著無縫接軌創設「大漢之音」;陳裕美則一直在天聲,以節目主任退休後,再管理自營電台至今。

「論廣播內人是前輩,我一度是逃兵,沒想到老了再創設電台,『大漢之音』節目幾是她一手策劃。」張強感謝陳裕美一路相隨,現他每週四晚上現場直播「大漢風雲」,訪問來賓,她也到電台陪伴,鶼鰈情深。

陳裕美聲音柔美,台風穩健,她主持「省政時間」、「溫馨滿園」、「賽夏風情」、「大霸雄風」、「戀戀客家風」……到「外勞台灣鄉土情」,收聽對象遍及各大族群,聽眾回饋熱烈,多次獲新聞局建設、社政、主持人獎、客家新聞獎,以及教育部本土教育貢獻獎肯定。

1988年12月28日客家「還我母語運動」大遊行後,隔年台視製作「鄉親鄉情」客語電視節目,陳裕美也跨足電視擔任主持人,外景則由《三台雜誌》發行人張瑞恭(張致遠、1948–2015)負責採訪。

早年廣電方言節目受限制,頻道開放後,夫妻退而不休,籌建中功率電台「大漢之音」,繼續在媒體發聲,聽眾遍及桃竹苗,經廿餘年努力,已成為最優質的客語電台。

「為主持『大漢風雲』,我20年未出過國,每週訪問一位來賓,事前做足功課,除受到聽眾共鳴,自己也採訪相長。」受張強訪問的「風雲人物」,從馬英九、蕭萬長、謝長廷、葉菊蘭、李喬、陳運棟、謝世明、劉有漢、陳永淘……等達官貴人、作家、醫師、歌手到市井小民皆有,遍及百工百業,多達六百人,讓他深深體會「天生我材必有用」,成功也非偶然。

馬英九競選總統LongStay時受訪,他連續以5、6分鐘流利客家話回答提問,讓張強深感馬英九經營客家的用心。三灣冬梨甜脆、多汁,成三灣名產,祕訣是梨花與山楂花的異花受粉,此智慧來自梨農的務農經驗。前三義鄉長徐文達的轎車行李廂放著劈刀、三角椎與指揮棒,碰到交通事故他馬上指揮交通,碰到小路障,亦用劈刀劈除,顯見地方公職人員的用心。

張強對客家傳播的用心,2013年獲客委會客家成就獎肯定。他畢業於澳洲雪梨大學的次女張吟旖,擔任電台執行長,已漸接棒電台業務,她遺傳父母優點,「青出於藍」,主持活潑,客、英語流利,且內外場均佳。

「客家話從那裡流失,就該從那裡找回來」,夫婦憂心客語逐年流失,不忘呼籲家長們,在家應多跟子女講客家話。

張強、陳裕美夫婦從事廣播逾50載,是最資深的客語廣播夫妻檔。張強提供
馬英九競選總統LongStay時接受張強、張吟旖父女聯訪,馬英九後方是前立委何智輝(右一)及他的客語老師政大教授彭欽清(右二)。張強提供
陳裕美擔任客語電視節目「鄉親鄉情」主持人,1989年訪問「還我母語運動」大遊行總指揮省議員傅文政。何來美攝
1989年陳裕美訪問苗栗縣長謝金汀。何來美攝
台灣第一個客語電視節目「鄉親鄉情」,外景由張致遠(張瑞恭)採訪,圖為他從中國採訪回台,太太張秀美到機場接機。何來美攝
張強主持「大漢風雲」節目,訪問大河小說家李喬。張強提供
大漢之音執行長張吟旖遺傳了父母優點,主持穩健,內外場均佳。張強提供
大漢之音創台今年滿20週年,邀請11位藝術家聯展慶祝。張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