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8月7日立秋,台灣南部客家人要「歇秋」,傳說立秋不歇,會「觸秋」,無收成。就像北部客家人「尞天穿」(農曆正月20日),天穿沒尞,天穿地漏。歇秋、尞天穿,南北客家有別,除了沿襲原鄉習俗,遷台後也受地域、農時,以及族群融合影響。
客家委員會曾訂天穿日為「客家日」,但南部客很少過天穿,加上「還我母語運動」是12月28日,客委會尊重各方意見,已改訂12月28日為「客家日」,但客委會對過天穿活動仍舊支持。
高屏六堆客家人,祖籍大都來自廣東嘉應州蕉嶺、梅縣、平遠、五華等四縣,講四縣客家話。前清進士溫仲和在《嘉應州志》撰﹕「立秋日,不操作,婦女不採園蔬,謂之『歇秋』。秋收也不歇,忌『觸秋』,則無收云。」可見嘉應州人過「歇秋」。
雲林以北的客家人,有來自福建詔安、廣東潮州府的大埔、豐順、饒平、惠州府的陸豐、海豐、嘉應州的蕉嶺、梅縣、平遠、五華,福建汀州府的永定、上杭、武平、長汀等地,原鄉來源、語言腔調較多,而海陸客、潮客有過天穿習俗,其他客家人也受影響,兼容並蓄,因此北部客有不少人「尞天穿」。
歇秋、尞天穿,不僅沿襲原鄉習俗,來台後也受地域農時影響。當北部客「有食沒食,尞到初十;有尞沒尞,尞到天穿過」時,六堆南部客卻忙著三期裡作收成及一期稻作的插秧,那有閒情「尞天穿」?
就像北部客立秋時節,剛割完一期稻作,又忙著二期稻作整田、插秧,「緊工」到連「阿公婆(祖先)都愛請下來搼手(幫忙)」,那有「歇秋」雅興?
前聯合報記者黃敏中是屏東萬巒人,他說曾農曆大年初一下午全家動員拔黃豆,也曾年剛過就跟著母親補「禾頭」(秧苗),不曾「尞天穿」。北部客庄是「春分前好蒔田,清明後好種豆」,天穿日在竹東還舉辦全國客家山歌比賽,天穿過後再忙春耕。
《今日美濃》發行人黃森松回憶童年,立秋前後是美濃農家最清閒時候,二期作禾苗正盛,學校放暑假,立秋日母親會浸米蒸碗仔粄,佐料雖只有番豆粉和蒜油醋,卻已是高檔美食,如今已鮮人還重視「歇秋」。
蘇東坡有「一枚煎粄補天穿」詩句,以煎好的年糕丟到屋頂上,象徵女媧煉石補天;現北部客不少也沿襲煎年糕祭拜祖先過天穿的習俗。有些北部客南移高屏,起先也「尞天穿」,後也入境隨俗「歇秋」,立秋日乾脆出遊。
日治時期北部客南移高屏、東移花東的二度移民多,為方便移民返回移居地,連祭掃祖墳(掛紙)也比南部客早,農曆正月16日就開始掃墓,一直到清明節前止。南部客則是農曆2月2日「伯公生」後才掃墓,據黃敏中說屏東縣內埔、萬巒、竹田三鄉往年會協調一個週六或週日為公定掃墓日,大都在春分前後,那時一般農家也較清閒。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歇秋、尞天穿是農業社會形成的民俗文化,隨著農業機械化,小農大都委託代耕,「緊工」不像以往勞累,歇秋、尞天穿習俗也漸淡了,但都有與大地共養生息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