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修語/桃園報導】來到苗栗泰安的野桐工坊,訪問到泰雅傳統染織技術的保存人 尤瑪·達陸 老師,老師於2016年獲頒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榮譽,是目前台灣泰雅族傳統染織領域的國寶級大師。

泰雅族的分布很廣,尤瑪老師所屬的「北勢群」主要在臺灣中部,而泰雅族所在的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南投、花蓮山區,都也是有客家人的地方,原客互動可謂頻繁,彼此並不陌生。尤瑪老師所保留的泰雅傳統染織技藝,不但包括織布、圖紋,而是從苧麻的種植、提取纖維、紡紗與染色開始,完完整整地保留。老師回憶到,會做這個其實跟外婆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姨婆繼承了巫師的角色,而家族裡希望傳統的事務可以繼續。老師以前也曾擔任過公務員,跟著社會的腳步走,到29歲時毅然決定回到部落,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老師回來以後,訂定了一個「50年計畫」的泰雅文化興業藍圖,以泰雅染織為起點。但一開始馬上就遇到了困難,因為這項技藝在泰雅族已經有斷層,大家都只會一小部分,意見也不同。於是第一個十年就是資料蒐集,先花了三年走遍全台200多個泰雅部落,用大量的田野研究,才逐漸拼湊整理出泰雅染織文化的全貌。比如在泰雅傳統織品中,有「織者的最高級考驗」之稱的新娘服(大禮服),其複雜的圖案展現出最華麗的一面。而織品中的細部圖案,其實都蘊藏著每個部落的信息。泰雅部落沿著河流分布,每條支流的區域,都有自己的圖案。

如今,尤瑪老師的「50年計畫」已進入第4個十年,也就是第四階段,除了原本的染織工藝繼續推廣、結合部落經濟自給自足循環,也開始培育下一代,因為文化的傳承唯有從小開始教育,才能獲得真正的延續。尤瑪·達陸 老師說到,持續30、40年,只為了把一件事做好,就在這樣一個小小的山裡面,這令她感到很安心。

當老師談到她的「50年計畫」來到第三個10年時,為什麼會有創辦「民族學校」的想法?老師說:「我突然心裡驚覺,如果在我這個世代,我覺得這個東西是珍貴的,可是我沒有好好地、告訴我的後代說,這個東西是你必須要保存下來的,那自然它就不會被保存。那我前面做的這些事情,真的是枉然!」

剛好當時培訓的一些織女們,在那幾年也陸續當了媽媽,於是她們就有了很多孩子,加上把其他部落孩子找來,於是辦了「#色舞繞民族教育學園」,這是一個全族語學校,除了族語,也要學習傳統儀式,像是如何進行祖靈祭典。「如果我沒有去培養一些 未來會回部落的孩子,我永遠都要把孩子推走,缺少他的時候你又會說,我的部落凋零…什麼的,這是沒有用的,所以我開始去解決這個問題。」這樣的想法,便凝聚成尤瑪老師創辦民族學校的初衷與理念。

▐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官網| https://hpcf.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p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