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客號到屏東萬巒五溝水了!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率領講客號今(16)日前進萬巒五溝村,一早講客廣播電臺節目《客家最前線》主持人鍾麗香先在劉氏宗祠前邀請多位當地貴賓,登上講客號和國人在空中暢談五溝水的聚落守護經驗,到了傍晚一群對客家文化田野調查有志人士,聚集在五溝水守護工作站,一起和台灣維基媒體協會、大茅埔調查團等人,討論如何有效率推廣客家資料數位傳播,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邦畛希望,透過「客家@維基共筆計畫」,召集大家一起建立網路客家維基資料庫,並透過每一站共筆經驗的傳承,讓全世界都認識到台灣客家之美。
今日一早講客號邀請到屏東縣議員李世淦、萬巒鄉五溝村村長李仲謙、五溝水社區關懷據點長者們、五溝水工作站站長劉晉坤、萬巒鄉鄉長林國順、地方宗祠修護主人鍾魁上、四句達人劉敏華、生態專家、萬巒歌曲創作者蔡森泰、靚靚六堆國建計畫召集人廖松雄、六堆客語教師協會理事長曾秋梅、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邦畛、屏東美和科大退休教授曾喜城等貴賓,陸續登上講客號受訪,和大家暢談五溝水的地理歷史文化經驗,講客號超吸睛的外型加上受訪者有趣的談話,吸引許多路過的鄉親駐足觀賞現場LIVE訪問。
到了夜幕降臨,月色朦朧的五溝水格外迷人,五溝水守護工作站裡聚集來自多位對地方文史有志後生及前輩、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邦畛、台灣維基媒體協會秘書長王文岳、大茅埔調查團長吳哲銘等人,一起討論五溝水聚落的守護經驗,並現場示範如何上架客家維基資料,希望透過「客家@維基共筆計畫」第一站「大茅埔寫作工作坊」的經驗分享,協助第二站的「五溝水寫作工作坊」有效率的在網路上建立專屬於五溝水的維基客家雲資料庫,讓全世界的網友,能在網路上快速查詢到客庄資訊。
大茅埔調查團長吳哲銘表示,大茅埔的「客家@維基資料庫」建立過程中,需要有系統性地進行資料蒐集及調查考證,才能被「維基化」,因此在維基化及圖資化過程中遇到許多困難,像是地方耆老口述、不可考的鄉野故事等,都需要透過田野調查再次考證才能被維基化,也因為這樣,論文及文獻也變得格外重要,而大茅埔在10月底開始創建網路維基條目後,在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及台灣維基媒體協會的協助下克服許多困難,讓許多大茅埔的珍貴資料成功維基化,希望透過大茅埔的經驗,能傳承給第二站的五溝水,進而一站傳給下一站,串聯起全世界的客家資料庫,成為龐大的客家維基雲。
台灣維基媒體協會王秘書長指出,維基上有關華文的條目有116多萬條,卻是由不到8千人去編輯新增的條目內容,尤其客家內容非常稀少,目前維基百科支援300多種語言,台灣目前已經有華文、台語、客語及撒奇萊雅族語等4種語言,不過用客語拼音書寫維基的人仍然屈指可數,因此王文岳呼籲全民會客語的鄉親,一起來書寫「客家@維基資料庫」,為自己的家鄉挺身而出,書寫自己客庄的美好。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表示,接下來12月19日晚上7點,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將前進「竹北六家十五朗圳旁的或者書店」進行第3場「客家@維基共筆計畫工作坊-新竹場」,歡迎大家在一起來聽聽大茅埔調查團這些年在地方深蹲的經驗,也誠摯邀請大家一起成為「客家@維基計畫」的種子教官,齊心為自己的客庄書寫自己的故事,當天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將免費分享15位鄉親靛花創刊號各1份;未來,客傳會將前進桃園平鎮、苗栗、高雄美濃、臺東池上等客庄,與當地有志青年及社區工作者進行客家@維基的共筆作業,發揮網路宣傳加乘效應,串聯全國70個客家鄉鎮,加深地方情感的連結,並進一步吸引全球客家鄉親加入記錄客家資料庫的行列,讓世界看見台灣客家。
新竹場線上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j5KmlZ
https://www.hpcf.tw/2020/12/14/hakkawikiworkshop2020/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pcftw/

五溝水工作站站長劉晉坤和大家分享守護五溝水工作的經驗。

第二站的「五溝水寫作工作坊」,吸引大批鄉親參與。

 
台灣維基媒體協會秘書長王文岳展示五溝社區刊物「五溝水」。

 

講客號邀請到屏東縣議員李世淦(左五)登上講客號和大家分享推廣五溝水的經驗。

 

五溝水劉氏宗祠。

 
五溝水劉氏宗祠「彭城堂」。

 
大正三年五溝水的廣福橋碑。

 
大正三年五溝水的開庄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