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勝鴻/綜合報導】這次入圍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項目的歌手中,有一位金曲獎的新臉孔彭柏邑,他去年才發行個人第一張客家歌曲創作《塹》,今年就入圍這個重要的獎項。彭柏邑這個名字,對一般人可能陌生,但其實早在三年前各大客家音樂比賽都可看到他的身影,客家話不流利的他,如何創作出這張入圍大碟?「音樂出來後,阿婆跟我講說的客家話一句句浮現,我只是把阿婆的話拼湊起來。」

彭柏邑在去年發行《塹》首張全客語創作專輯時,就曾上講客廣播電臺宋菁玲主持的「Good Morning!Hakka!」節目講述他的創作歷程。大學時期的彭柏邑對音樂創作就很感興趣,也一直想往音樂這條路走,但這條路並不容易。

彭柏邑說,2018年大學畢業後,他正式投入音樂工作,但經常一個案子結束後,不知下個案子在哪裡,他說:「那時剛大學畢業,做音樂沒有固定收入,常常不知下個月的薪水在哪裡?」

後來一個機緣下,他參與了音樂製作人張三的一個案子,那個案子結束後,張三問他:「有沒有興趣加入我的工作室?」彭柏邑心想,若有份穩定的工作比較能專注於創作上,後來就加入張三的工作室,向張三一起學做音樂。

張三在流行音樂圈相當知名,曾三度獲金曲獎肯定的殊榮,在製作、詞曲、編曲或導演上、曾合作藝人包括:S.H.E、黃乙玲、文夏、荒山亮、徐若瑄、康康、蘇打綠阿福、羅文裕、董事長樂團等,彭柏邑加入了張三的工作室後,也受到張三不少鼓舞。

彭柏邑是竹東人客家人、幼年在竹東成長,念書時離開家鄉,畢業後為了音樂而一直在台北打拼,因此,他的客家話越來越生疏,雖聽得懂但說卻不是很流利。

2019年,彭柏邑抱著好玩的心態,寫了一首〈阿婆〉參加「原創流行音樂大賽」客語組比賽,張三聽了後跟他說:「喔,原來你會編曲,還會唱客語歌。」張三覺得彭柏邑創作與音樂都不錯,「他就鼓勵我繼續創作。」而這首〈阿婆〉也成為他客語歌曲創作的源頭。

彭柏邑為了朝客語歌曲創作之路邁進,自此開始積極參加各種音樂比賽,「一方面是可增加自己唱客家歌的機會,另外也可認識客家圈歌手、大老的機會,所以我很喜歡參加各種比賽。」2020年,彭柏邑再度創作客語歌曲〈河壩〉參加客家流行音樂大賽,並拿下「最佳作曲獎」,他在客語歌曲樂壇逐漸嶄露頭角。

彭柏邑說,〈河壩〉這首歌的河川就是他小時候常去的「頭前溪」,他說,小時候父母忙著上班賺錢,他就跟著阿婆一起去頭前溪,「她去洗衣服,我在那邊游泳,那是很美好的回憶。」但等他長大再回到家鄉時,卻發現頭前溪樣貌已全然改變,這樣的感慨讓他寫下了〈河壩〉這首歌,歌詞在描述幼年美好的時光同時,也對環境污染進行反思。

彭柏邑首張專輯《塹》。翻攝畫面

彭柏邑的入圍金曲獎的首張客語創作專輯《塹》,收錄了〈阿婆〉及〈河壩〉這兩首歌,創作雛形出爐後,他開始籌劃個人首張全客語專輯。而專輯名稱取名〈塹〉,就是清楚標示自己是「新竹客家」。新竹古名「竹塹」,他說,除了代表對故鄉的思念之外,「塹」音同「欠」也代表對客家、故鄉的一種虧欠。

但是客家話不流利,也無法使用艱澀的語彙,那麼彭柏邑到底怎麼寫出客家歌詞呢?「因為小時候在竹東時,阿婆都跟我講客家話,雖然長大後我沒講客家話,但那些生活化的語句還是會在腦海中一句句浮現。」

彭柏邑說,他寫好曲子之後、戴上耳機,一邊聆聽著音樂、腦海中就出現阿婆說的話,「我的歌詞都是這樣,很直覺地的把腦海中浮現的客家話拼湊起來,所以我的歌詞都不是很難的客家話,而是很生活化的。」

有別於以往客家音樂的走向,彭柏邑的加入了許多嘻哈、饒舌等風格,專輯裡也有與客家歌手龔德、黃宇寒合作的歌曲。彭柏邑說,會找他們合作是因這些新生代的歌手年紀相仿,想法也很接近。

彭柏邑最初去參加客家歌曲比賽時,「一開始我全都不認識,那時只有龔德很熱情地來跟我聊天,他是我認識的第一個朋友。」他說,因為自身客語不好,「我發現他可以全客語與主持人溝通,我覺得他是可以學習的對象,因為他的客語很強。」

彭柏邑說,龔德的歌比較偏民謠,在籌劃專輯的過程,他發現龔德「對我的嘻哈很有興趣,有一天我問他:『可不可以跟你玩一首歌?』沒想到他就同意了。」於是兩人才合作〈頭擺〉這首歌。

至於與黃宇寒的合作緣起則是原創流行音樂大賽,彭柏邑說第一次看到黃宇寒,覺得她很有氣質「就客家界IU呀!哈哈。」但那時他們不太熟,直到後來上了「鬧熱打擂台」節目才慢慢熟識,「可能是我們都是同年紀的客家歌手,一群人就很聊得來,她才同意與我合作。合作,其實有點像是向她拜師學藝。」

彭柏邑與幾位年輕的新生代想法都很接近,想把客家歌曲做得更多元、更有國際性,這次金曲獎他也用創作證明自己的方向,讓外界看到更多不同的新客家音樂。

彭柏邑藉著參加比賽強化自己的客語實力。翻攝全球客家流行音樂大賽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