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台源/綜合報導】台灣知名客籍作家李喬,過去曾創作多部以台灣歷史為基底的長篇小說,客委會透過出版並翻譯《李喬全集》,讓外界更能認識重量級客籍作家的文學作品。由於李喬作品在國際文化場域中亦極具代表性與影響力,客委會也將爭取李喬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不過由於諾貝爾文學獎獲獎難度高,從事創作與翻譯的專家便指出,李喬若要爭取提名,必須透過大量譯作、國際網站架設等工作開拓國際知名度,以爭取有提名資格的單位認可提名。
出身苗栗的作家李喬,累積創作字數已超過1,200萬字,客家委員會自2021年起委由台灣李喬文學協會展開為期3年的《李喬全集》出版計劃,預計編撰《李喬全集》總計45冊,同時規劃將《李喬短篇小說選》翻譯成西班牙語及捷克語、將《寒夜三部曲》翻譯為英文等。其中,英文版預計最快可在年底前與讀者見面。
台灣文學翻譯院、玉山社客家文學翻譯與海外推廣計畫主持人凃妙沂日前接受《客新聞》訪問時提到,這次客委會大力支持的李喬翻譯本,未來譯本在海、內外出版後,將爭取《李喬短篇小說選》捷克語譯本報名卡夫卡獎,並希望未來有機會爭取「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讓世界有機會從李喬的作品看見台灣。
海外市場翻譯作品少 爭提名首重知名度
身兼譯者的作家吳介禎(C.J. Anderson-Wu)指出,非以西方語言創作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必須要有非常多的譯作,而且作家要有英文網站,網站內容包含作家介紹、訪談、作品摘譯、作品評論、有英文字幕的影片等,必須想辦法獲得有資格提名的單位認可,認為有必要提名他。
吳介禎說,布克獎(Booker Prize)是李喬老師開拓國際知名度的方式之一,也是提名單位認識作家的主要管道。目前已有多位布克獎得主後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另外,吳介禎也建議,李喬老師翻譯作品可以參加羅徹斯特大學主辦的「Three Percent」最佳翻譯作品,3 Percent(3%)代表美國出版市場只有3%是翻譯作品。
對於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提名與評選方式,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指出,只有「具提名資格者」才能提名文學獎,而被提名名單與相關資訊,都有50年的保密期限,必須50年後才能公佈。
符合提名資格的對象包括:瑞典學院(The Swedish Academy)與他國同等之學院、學術機構等;學院文學和語言學教授;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各國具代表性的作家協會負責人。
獎金高達3千萬 初選提名作家達350人
每年文學獎提名,必須由諾貝爾文學委員會(The Nobel Committee for Literature)於前一年9月,針對具有提名資格的單位與個人發出「提名邀請」,提名資料須於當年1月31日前將資料送至委員會。委員會成員是由瑞典學院18名院士中的4至5位院士組成,每位委員任期3年。
作家要獲得提名資格也有相當嚴格規範,包括被提名人必須在世,且在過去一年發表一部作品。
委員會每年都會收到大約350位推薦人選,並將於4月從推薦人選名單中,選出15至20名初選名單,並於5月篩選出最終5位候選人;6至9月期間,委員會將閱讀並評估5位候選人的作品,並討論各候選人貢獻與優點。委員會於10月針對候選人投票,並公布獲獎者,獲獎者須獲得委員會過半票數支持。頒獎典禮將於當年12月10日舉行。
諾貝爾文學獎自1901年設立以來,截自2021年共有118名獲獎者,獲獎者仍以英語創作為大宗,其次為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獲獎者可獲得高額獎金,以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出生於坦尚尼亞的小說家古納(Abdulrazak Gurnah)來說,他除了榮獲1枚金質獎章之外,也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068萬元)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