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慶中/綜合報導】全球聞名的韓國泡菜(Kimchi,韓國中文譯為「辛奇」)正成為氣候變遷的受害者。科學家、農民和製造商表示,由於氣溫上升,用來製作韓國泡菜的大白菜,品質與數量都大受影響。

《The Japan Times》報導,大白菜在涼爽的氣候中生長茂盛,通常種植在山區,在夏季的關鍵生長季節,氣溫很少超過攝氏25度。但近年因為暖化與極端氣候使得夏季時間變長、氣溫變高,已經嚴重影響大白菜的質與量,在韓國的田間和廚房,無論是商業還是家庭,農民與泡菜製造商已經感受到明顯的差異。
在韓國,吃來酸香辛辣的發酵泡菜是由大白菜、蘿蔔、黃瓜等蔬菜製成,但最受歡迎的還是大白菜。

被韓國農業部認證為「辛奇大師」的李夏妍(Lee Ha-yeon)表示,高溫會讓大白菜心更容易毀壞,根部也會變得鬆軟不脆,甚至成為糊狀,「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那麼到了夏天我們可能不得不放棄使用白菜製成泡菜。」李夏妍的頭銜反映了她對這項傳統飲食文化的貢獻。

被韓國農業部認證為「辛奇大師」的李夏妍。翻攝自《韓國觀光公社》官網

韓國政府統計機構的數據顯示,去年高地大白菜的種植面積只有3995公頃,不到20年前8796公頃的一半。韓國國家農業智庫「農村發展管理局」(Rural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指出,氣候變遷的趨勢若延續下去,預計未來25年耕地面積將大幅縮減至僅44公頃,到2090年將不再種植大白菜。

專家指出,氣溫升高、無法預測的暴雨,以及因為夏季過於溫暖和漫長而更加難以控制的病蟲害,包括導致植物枯萎的真菌感染對農民來說特別麻煩,因為只有在接近收穫時才會變得明顯,這些都是導致大白菜減產的主要原因。植物病理和病毒學者李永奎(音譯,Lee Young-gyu)表示:「我們希望這些預期不會真的發生」,「大白菜喜歡在涼爽氣候下生長,適合種植的溫度地帶非常狹窄…最理想的氣溫是在攝氏18度到21度之間」。

周一(2日)公佈的海關統計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泡菜的進口量增加了6.9%,達到9850萬美元(約台幣31.84億元),幾乎全部來自中國,是過去同期的最大量。韓國的泡菜產業本就面臨中國進口產品的低價競爭,多數銷往餐廳,而氣候變遷又加重了這些挑戰。

韓國當局一直倚賴大規模的空調倉儲,避免大白菜價格飆升與短缺。科學家們也競相開發能夠在溫暖氣候下生長、對降雨大幅波動和感染具有更強抵抗能力的品種。一生都在江陵東部地區種大白菜的71歲農民金時葛(音譯,Kim Si-gap)擔心,這些品種除了味道不好之外,種植成本也會更高,「當我們看到韓國有一天將不能再種植大白菜的報導時,除了感到震驚外,更讓人感到悲傷」,「泡菜是我們餐桌上不能沒有的東西,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