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高雄美濃龍肚國小推行食農教育,實習稻田獲農糧署等單位輔導與協助,最近通過產銷履歷驗證,成為全國第一所通過水稻產銷履歷驗證小學。
龍肚國小在日治時期曾是農業補習學校,擔任培育高雄地區農業人才重要搖籃,在1960至1970年代創辦學童營養午餐。該校為延續日本時代農業教育,師生們在學校周邊種菜,提供午餐食材。
日後受工業化、都市化與全球化影響,農村人口減少,一批美濃在地教師2005年帶著學生重返荒廢農田,重現「從產地到餐桌」的食農活動,近年則開展「客家里山塾」課程,推動學生了解生物及文化多元性,學習與環境和諧共處。
校方表示,食農課程配合社區農事節奏,上學期(秋季)為「蔬香、書香」,下學期(春季)為「同心禾作」,近年種稻課程選用美濃區農會推廣的高雄147號稻米。
師生在每年寒假前,共同祈福上香、分工插秧,寒假期間則進入撿拾福壽螺防治階段,歷經除草與施肥,在120到130天不等、稻米成長後,5月下旬收割,各年級學習料理不同米食,六年級學生畢業前還會烹煮一桌「謝師宴」。
校方指出,學校生產的「龍肚米」逐漸有名號和品牌,主要供應全年學校午糧,另有一部分在有機、友善市集義賣,收入回饋食農教育課程經費與六年級學生畢業旅行基金。
校方表示,為讓學校廚房自主自煮並加強連結社區,申請通過農業部「高雄美濃龍肚國小食農教育暨社區支持系統計畫」,並聘得食農教育專案經理人。
通過「產銷履歷」認證,對農民來說或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但對一所村落小學而言,卻是一場別具意義的行動。
首先,農糧產品產銷履歷資訊系統之申請帳號端沒有「學校」選項,在農糧署協助下,先開通「學校」這個選項。
其次,今年水稻遇到「稻熱病」大發生,在農糧署輔導員建議下,使用有機資審字的防治資材進行防治及提高田間水位,使稻株抵抗力增加,成功減緩稻熱病擴散。
因驗證水稻部分,檢測標準–樣品型態需是「糙米」,成大智研驗證單位稽核當天到水稻農田進行隨機採樣,後續由學校端「脱穗」、「日曬稻穀」,再由第三方實驗室將樣品以脫殼機脫殼至糙米狀態後,進行農藥殘留及重金屬檢測。等待漫長的一個月過後,檢測樣品報告農藥殘留量級重金屬含量皆符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