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新竹城隍廟圍牆外邊圍了一圈傳統點心攤,每一樣幾乎都是百年名點,炸芋球菱角酥排隊的人最多;豐原慈濟宮旁的廟東夜市,芋仔丸和跑遍台中各大夜市的芋山芋球七種口味任選六種;澎湖知名的炸棗炸芋五樣一盒,南部芋頭產地甲仙市區整條街都是炸芋酥攤車,北部新崛起芋頭種植大區公館鄉,農會乾脆直接推工商食品芋頭酥。
對無炸不歡的台灣人來說,油炸才香,滿街的鹽酥雞和各式炸物,是全台創造共同體意識時不可或缺的食物,又或許油炸是人類最愛的煮食方式,全世界都熱愛的炸薯條深入各個角落,芋仔亦然,煎煮炒炸等各式料理手法中,最能擴散芋香的莫過於「炸芋棗」,《台日大字典》有一條,「生炸芋棗。白砂糖摻芋做圓仔用油炒ê料理。」
台灣人的炸物,HOLO人說「糋」(tsìnn)客家人是「烰」(po),棗一說是糯米粉和蕃薯粉漿捏成棗狀的油炸食物,像是過年時軋神桌的點心,長條狀的寸棗最知名,要多滋有味加芋泥後就稱為芋棗,也可以包內餡加紅豆泥和鹹蛋黃,甚至加香蔥酥做成鹹甜鹹甜亦可,芋棗是大宴小酌都適宜的一種點心。
炸芋最需要手藝的是粵式點心蜂巢芋角,有別於芋棗用糯米粉,它以無筋麵粉又稱澄麵製作,這道鹹點除了外觀講就炸得像蜂巢格紋狀之外,內餡豬肉丁、蝦仁、香菇、菜脯、蒜片炒香,跟客家粽、菜包的配頭一般,增減食材,是高級點心之最。
最高級的炸芋莫過於芋泥香酥鴨,台式的芋泥鴨在芋頭最知名的產地大甲不下十幾種口味,大部分的做法是芋泥上疊一層醃製過的去骨鴨胸肉再油炸,有些需要再蒸過上桌。而傳統的粵式芋泥香酥鴨,是將鴨肉去皮去骨剁成泥和芋泥混拌,再裹上澄麵麵糊油炸,炸出蜂巢狀的酥脆口感。
若說油炸最能表現芋香或許有人會不同意,台灣人自稱「芋頭控」者不少,標榜凡是芋頭都來一份,管他是煎煮還是炒炸;最容易吃到的是芋圓,從大街小巷冷熱飲店裡都有的「九份芋圓」到手搖飲的芋泥和芋圓,是一種在家自己做也不會太難的一款芋仔食物。
芋圓不難做;芋頭切丁,蒸熟壓成泥,加入番薯粉用力亼揉成一團,再捏一顆一顆拇指大小搓圓或整方,在燒滾的熱水鍋沸騰之際,迅速倒下去攪拌避免黏到一起,再一次沸騰再加一些冷水、再沸騰再加一些冷水,如此三次,撈起來沖冷水避免黏到一起,一碗芋仔甜湯就到手了。
再來就是可以做成大菜吃也可以當點心的米粉湯,芋頭米粉湯在宴席菜中常見,有一句諺語是,「吃米粉芋,給子孫有好頭路。」說的就是年節吃芋仔米粉湯,有了芋香的米粉湯,不管是鯛魚還是旗魚或更多的其他海鮮,就有了沙沙的口感,我們愛的不就是鬆鬆的、吃起來沙沙的感覺嗎。
但我認為如此還不夠極致,因為跟客家阿姆煮一大盆芋子的豪邁或排灣Kina烘小芋子的巧思比起來,以上的吃法都不夠深入骨髓,不夠香,最純粹的芋香不參雜其他味道,完全靠地方風土栽種的才是一流。
現代人認識的芋仔大抵是像橄籃球般大小的檳榔心芋的母芋,甚至沒看過隨母芋附生的芋子和芋子的子代芋孫,事實上,芋頭的生長狀態比起蕃薯代代湠一大串也不惶多讓,多到能夠讓傳統的客家和排灣族的母親們,不厭其煩地把像嬰兒拳頭般大小,甚至更小的芋子清洗乾淨;前者一大鍋煮熟,要吃時再剝皮搵七層插薑末醬油,後者用厲害的技藝,把烤酥的芋子用篩子反覆篩出皮清乾淨,一大袋脆脆的烤芋子比洋芋片還香,成為方便攜帶的乾糧,隨時吃得香。
芋香是一種埋在記憶深處的氣味,如影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