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台語」名實爭議,近期因教育部預告修法,將「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更名為「臺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再度引起各界討論。台語、閩南語名稱爭議由來已久,而「臺灣台語」一詞則來自文化部2021年發布〈國家語言發展報告〉,該報告於各語言前加上「臺灣」二字,使用臺灣原住民族語、臺灣客語、臺灣台語,以及臺灣手語來稱呼。

《客新聞》開闢「交鋒」單元,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針對熱門議題發表意見。本次邀請兩位長期投入客語及客家文化之專家學者,就「台語」名稱爭議發表看法,盼提供各方意見進一步溝通的機會。

文/邱湘雲(國立彰化師範大臺灣文研究所教授)

近日有關「臺灣閩南語」改稱「臺灣台語」引起軒然大波。先不管此名稱是否「名實相符」,只辦幾場未周知的公聽會後,未廣邀各界及各領域學者一起討論,也未充分聽詢各族群意見表達,在未達成共識之前就貿然宣布將「臺灣閩南語」改稱「臺灣台語」,這樣倉促的決策過程是否符合台灣視為核心價值的「民主正義」?著實令人費解。

2019年,「國家語言發展法」正式施行。據文化部〈國家語言報告書〉指出:該(國家語言)法秉持保障語言文化多樣性、尊重文化平權之理念,定義國家語言並保障所有 「面臨傳承危機國家語言」之傳承、復振與發展,以此促進族群良善溝通與交流,真正落實多元、包容、尊重之國家文化價值。

足見「國家語言法」立法精神在於「尊重多元語言文化」。然而近日政府在閩南語人士力促下想將原本「臺灣閩南語」改為「臺灣台語」,卻對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不同意見輕輕帶過,這與國家語言法所說的「尊重多元語言文化」豈不背道而馳?為何想將「閩南語」改稱「台語」?要就其根源來探討。主張此說者所列原因是否皆為必要且能站得住腳?其實仍待斟酌,個人所見所思如下:

一、或說稱「閩南語」會與中國大陸的「閩南語」混淆。但稱「臺灣閩南語」已展現「同中有異」的主體性。

論者反對使用中國大陸地名「閩南」來稱呼自己的語言,但稱「閩南語」只是中性詞語,只表示語言的來源是「有根有源」,難道改名就能切斷原有與大陸相關的語言文化根源?展現臺灣文化者如「媽祖」、「歌仔戲」、「龍山寺建築」、「孔廟」等皆來自閩南,文化淵遠流長,又豈能如戒嚴時代,以政治力量、以一紙命令,或以名稱改造認知便可將族群歷史一刀切斷?

二、或稱「台語」指稱臺灣四分之三的人所說的母語,可以多數代替少數。但民主的可貴不在「服從多數」而在能「尊重少數」。

直接以「台語」代表「閩南語」的謬誤是:難道其他族群的本土語言就不是「台語(臺灣語)」?這與「尊重多元」的台灣核心價值完全相違。「台語」應指臺灣所有本土語言,包括原住民語、閩南語、客家語及華語。論真而言也只有「原住民語」才是最道地的「台語」,此一名稱又豈可為閩南族群所獨佔而使其他同為臺灣語言的原住民語及客家語被視為小數點後數字,直接四捨五入以為不重重要而忽略不計?

三、舉殖民時代稱名為證是否自相矛盾?

或稱日治時期,日本人開始稱臺灣的閩南語為「臺灣話」。又舉1958年出版的《注音台語會話》,封面蔣中正題字亦稱閩南語為「臺語」。但既然執政黨反對過去殖民威權者,為何此時又擁抱其說法?豈不自相矛盾?

四、「台語」以「閩南語」代表是否具代表性?

或說稱「臺灣大學、臺灣銀行」不會被誤會為代表所有臺灣的銀行,也無其他大學或銀行反對,因此稱「台語」也不會誤會為代表臺灣所有的語言,因此未忽略其他語言。但問題是「臺灣大學」是臺灣第一所大學,「臺灣銀行」是臺灣第一家成立的銀行,然而「閩南語」豈是臺灣「第一」種語言?再次強調:最早台灣語言應是原住民語才是。

以上舉其犖犖大者。基於上述,本文主張:

一、 正式場合仍使用「臺灣閩南語」這一稱呼,定名為「臺灣閩南語」,一則表示此「閩南語」為「臺灣的閩南語」,不同於其他中國、新加坡等地的閩南語,冠上「臺灣」二字已展現「主體性」;二則名稱中的「閩南語」只是中性地展現族群歷史、祖先來源,以顯示此種語言不是「無根之言」,而是「淵遠流長」,因此「臺灣閩南語」一稱便已涵括所指涉的內涵。

二、從語意學角度來看,目前稱「臺灣閩南語」、「臺灣客家語」、「臺灣原住民語」,其中「臺灣」二字為「上位概念」,標示了「主體性」,而「閩南語 」、「客家語」、「原住民語」為「下位」概念」,標示了「根源性」,如此命名已十分對等。若直接將「台灣閩南語」稱為「台語」則是以「下位」義代替「上位」義,這屬「概念偷換」的謬誤。

三、既為官方單位命名,則應展現包容及高度,要尊重各語言別。臺灣是多元文化社會,政府的高度應是尊重每個族群,如果說為尊重某一族群而讓另二族群覺得不被尊重,則仍需聽聽不同母語者的心聲。可惜近日「國家語言會議」專為閩南語舉辦,關於客語、原民語只以一句「客委會、原委會會另辦」而輕輕帶過。堂堂國家語言負責機構只為一語而設,這豈不是自降規格?

回顧今日眾多紛擾,不禁令人想起戰國時代名家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白馬非馬」這一命題歷來頗有爭議,但就邏輯推理而言,他真正要說的是「白馬」只是「馬」其中的一個小「別名」,而「馬」則是大「共名」,「白馬非馬」並不是說「白馬不是馬」,而是說白馬「不等於」所有的馬。依此來看當前爭議,我們說「閩南語非台語」,不是說「閩南語」不是「台語」,而是說「閩南語」「不等於、不代表」所有「台(灣)語」。

身處二十一世紀,多元的「語言文化」是國家的「軟實力」,衷心期盼明智的政府相關單位能有更多的討論、辯論及更多的尊重,而不要在意識型態或部分民意帶風向下急於更名,要有更為高遠的眼光,這樣才能使台灣多元語言文化能有更為長遠的「永續發展」!

延伸閱讀:【交鋒】「台語」爭議 尊重為自己正名的權利

※本文屬於作者個人意見,以上言論不代表《客新聞》立場。

【交鋒】「台語」爭議 尊重為自己正名的權利

編按:「台語」名實爭議,近期因教育部預告修法,將「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更名為「臺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