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1721年朱一貴事變,高雄、屏東客庄居民為保鄉衛土,集結各地士紳義成立「六堆」分別為前堆、後堆、中堆、左堆、右堆及先鋒堆,以常態性的團練組織維持其族群生存及地方治安。高雄市右堆愛鄉文教基金會為紀念與緬懷右堆先民開基武洛堅毅勇敢的精神、守護這段源遠流長歷史,倡議設置「右堆武洛開基紀念碑」,讓右堆後代子孫以長存感念。
右堆愛鄉文教基金會倡議「建碑紀念先民武洛開基,留給子孫一條回家的路」以重新凝聚右堆客家認同、復振與薪傳地在客家語言及文化,而建碑原由歷史則是要從300年前說起。
1721年5月朱一貴、杜君英相爭之際,發生於府城的「閩、粵相爭」引起了下淡水溪不願附眾起事,六堆地區當地13大庄、64小庄1萬餘人,涵蓋來自粵省、閩省及各縣客籍墾民,分設前、後、左、右、中、巡查營以及先鋒營等七營衛鄉自保,嚴防朱一貴勢力。朱一貴在擊敗杜君英部後,派二萬餘兵將南下征伐屏東平原的客庄;6月間二軍大戰於下淡水溪,最後以七營大敗朱一貴部隊收場。事件結束後客家人為了保鄉衛土,取消巡查營,將「堆」(意思通「隊」)取代「營」以和官軍有別,六堆分成前堆、後堆、中堆、左堆、右堆、先鋒堆,以常態性的團練組織維持其族群生存及地方治安。
320年前南台灣客家六堆的右堆,開基於今日屏東縣里港鄉與鹽埔鄉之間的武洛,客家先民約於西元1701年後向平埔族群武洛社租地墾拓成武洛庄,分為較大的上武洛(或稱大武洛)與下武洛,兩者相去兩、三公里;上武洛因位處於早期武洛溪、後來隘寮溪洪氾頻仍的地帶,常常墾拓成果遭到偶發的大洪氾吞噬,一夕之間化為烏有,原本右堆唯一庄頭與運作中心的上武洛庄,在住民漸次搬離之下規模漸縮,右堆運作的中心也早已移到瀰濃庄,但日治時期一次大洪水後,客家先民全部遷離而廢庄,上武洛也就此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
時至今日,沒有留下任何遺構或者曾經存在的蛛絲馬跡,只能依據耆老傳述而知其舊址約在當地土名20座跟30座兩地之間;下武洛於今猶在,周邊皆閩庄的環境中,仍然維持著客家語言、文化與認同;400多人的小庄頭,為右堆守護著這段武洛開基的歷史。
客家先民雖秉持著客家人勤勉博鬥的精神重行墾拓,然而一而再、再而三的重來,歷經30多年的生聚教訓,終於逐步向周邊地區尋求可以永久安居、繁衍子孫的家園,但也因水患頻繁,約在1736年前後,客家先民開始遷往大路關、瀰濃、高樹等地,展開二次移民的行動,終而拓墾出今日右堆橫跨高雄、屏東兩縣市多個鄉區的諸多大大小小的客庄,形成六堆中幅員區跨最廣闊一堆的局面。
右堆愛鄉文教基金會表示,走入到現代,隨著時代的推移與社會的變遷,許多右堆鄉親及年輕的世代,已經對右堆客家先民曾經開基於武洛,後來才開枝散葉到今天各個庄頭的歷史,已經不甚了然了。
右堆愛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宋廷棟表示,感於此事對重新凝聚右堆客家認同,集結各庄各方力量致力右堆客家語言、文化與產業的復振與薪傳至關重要且責無旁貸,遂不揣自身力量之薄弱,慨然發起倡議,計畫於屏東里港最接近上武洛舊地的載興國小校地設置「右堆武洛開基紀念碑」,也廣召各界有識之士一起投入建置工程,以期早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