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本炫(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教授)
1988年12月28日「還我母語」遊行,數萬客家鄉親走上街頭,對於臺灣客家人的發展以及往後客家政策有很重要影響。這種為了爭取自身權益而走上街頭的行動,是我們今天已經熟知的社會運動,所以客家人30多年前展開的這場社會運動,稱為「客家社會運動」。要瞭解客家社會運動,就要先討論什麼是「社會運動」。
什麼是「社會運動」?
「社會運動」是西方引進來的觀念,英文是「social movement」,中文翻譯成「社會運動」,簡稱「社運」。此處「運動」的英文是movement,不是sport。社會一定會有變遷,Move是移動的意思,就是有意的、有觀念引導的社會變遷。所以社會運動就是有意的、有理念主導的社會變遷。社會運動的類型和範圍很廣、很多,我們最熟悉常見的就是勞工運動、婦女運動、消費者運動等。日治時期其實臺灣已經有過社會運動,但是當時尚未有此稱呼。
在臺灣,社會運動最常被聯想到的是示威遊行、街頭抗議,但其實未必如此。寫書著說演講提倡新觀念,從教育著手紮根基層,或遊說官員和立法委員修改法律、改變制度,也都是社會運動的手段,示威遊行只是社會運動的手段之一。但有趣的是,很多當年視街頭遊行和社會運動為洪水猛獸的人士,後來也都採取這種手段爭取自己的權益。但必須有倡議理念、引導社會前行的,才能稱之為「社會運動」,並非任何的街頭陳情抗議、示威遊行都能稱為社會運動。
本土化意識興起
1970年代是臺灣重要的轉折年代。1971年臺灣退出聯合國,社會人心焦躁不安,開始思考臺灣前途。校園內出現「校園民歌」,主張要「唱自己的歌」,歌詞內容從以往的男女情愛,擴大到對在地鄉土的關懷。曲風清新歌詞內容多元的校園民歌,培育了不少創作歌手,後來和商業結合,造就臺灣後來幾十年華語流行音樂重鎮的地位。在文學則有鄉土文學論戰,作家用母語寫作,關懷中下階層。在基督教界,則有「鄉土神學」的開展。
「黨外運動」在這個時期有突破性發展,1977年許信良參選桃園縣長,因為選舉開票舞弊疑雲,爆發震驚國內外的「中壢事件」。接著美國在1979年1月1日和中華民國斷交,同年12月10日高雄爆發「美麗島事件」,一連串事件挑戰國民黨的威權統治。而後「黨外人士」在多項選舉中大有斬獲,1986年9月28日,在黨禁尚未解除情況下,民主進步黨宣佈成立。1987年7月15日政府宣布解除戒嚴,臺灣搭上「第三波民主化」的浪潮
解嚴前後的社會運動
戒嚴時期禁止街頭遊行,但是有兩項社會運動在此期間發生。一個是1986年鹿港反杜邦,催生出環境保護署。1986年宜蘭反六輕,都是民眾用具體行動,反對高污染產業進駐當地,用嶄新的環境保護觀念,對抗執政者經濟掛帥政策。食安問題不是今日才有,1979年的「米糠油中毒事件(多氯聯苯中毒事件)」,造成2,000多名民眾皮膚潰爛永久性傷害,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於是成立,從制度面改革展開消費者運動。由於環境保護運動和消費者運動看似無涉政治,因此在威權統治時期仍然得以逐漸展開。
在解嚴前奠定的本土化運動和民主化運動下,1987年一旦解除戒嚴,各種爭取自身權益的社會運動,勞工運動、農民運動、婦女運動、原住民運動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長期以來威權統治的「同化主義」逐漸受到挑戰,取而代之的是「多元文化主義」觀念,民眾的權利意識抬頭,各種「社會權」和「文化權」觀念從國外引進,其中包括語言權和族群權益。並且,在民主化、本土化的過程中,本土化帶來的可能是福老沙文主義,客家菁英逐漸感受到自己被邊緣化,可能成為新的「主流中的非主流」。而在台北都會區的客家菁英,更感受到語言流失和族群被同化的危機。
1988年客家「還我母語」運動,固然是因為解嚴後政治打壓鬆綁,社會力釋放,各個領域透過社會運動方式爭取自身權益、倡導新觀念、新制度,但整體來說,還是跟臺灣社會長期發展趨勢有密切關係。客家鄉親有強烈文化危機感,又受到當時社會運動風潮的鼓舞,展開了客家社會運動。
延伸閱讀:
施正鋒,2008,〈臺灣民主化過程中的客家運動〉。頁71-94,收錄在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北:南天書局。
邱榮舉、謝欣如,2008,〈臺灣客家運動與客家發展〉。頁95-132,收錄在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北:南天書局。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
您還可以透過以下平台隨選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Ly3bl
Spotify ▶️https://reurl.cc/Dj1VpN
SoundOn ▶️https://reurl.cc/Gj9o2D
KKBOX ▶️https://reurl.cc/Wx5kK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