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維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榮譽教授)
透過Manuel Castells對於資訊時代下社會、經濟及文化結構變遷的分析,特別是他對於網絡社會的概述。我們能更深入了解技術如何影響人類社會的互動方式以及身份認同的形成。此外,將Benedict Anderson的「想像共同體」概念與Castells的理論相結合,可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來理解客家虛擬社群中身份和社會參與的重塑。Manuel Castells 在其具有影響力的三本書中不僅記錄了全球經濟的演化,且有伴隨這些變化的社會轉型洞見。從以工業為基礎到以資訊和知識為驅動的經濟的過渡,對於社會的運作方式、身份的形成方式以及全球經濟活動的進行方式有著深遠的影響。
「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強調民族是基於一種共有的想像。即便民族的成員彼此大多數不認識,他們仍然會在心中想像自己屬於同一個共同體,並擁有共同的身份認同和文化聯繫。這種「想像」是通過語言、文化、歷史敘述和媒體等方式來實現的。例如,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大量書籍和報紙得以出版,促進了標準化語言的形成和文化資訊的傳播,從而加強了人們之間的聯繫感和認同感。這樣的共同體,是透過一系列社會、文化和歷史過程所構建出來的,人們願意為之付出和犧牲,甚至在必要時捍衛這個共同體。
網絡社會的崛起
資訊與通訊技術(ICT)推動了社會結構和功能的顯著轉變,造就了網絡社會的誕生。此社會形態中,傳統的物理空間和時間被重新定義,資訊流動性和即時互動成為常態,從而重塑了社會、經濟及政治活動的格局。網絡社會的時空特徵是流動的空間(spaces of flows)、無時間的時間(timeless time)。相對於地理空間,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圍繞著特定的地點,比如家、學校和公司,在「流動空間」中,資訊、金錢、技術等重要資源能夠迅速地在全球範圍內流動。比如,透過網絡,可以在家裡上課、遠程工作、進行全球貿易等。
「流動空間」概念描述了現代社會中資訊、資源和人員如何在全球範圍內迅速移動。流動空間具有即時性、去中心化的特性,社會運作不再是傳統的層級結構,而是由許多互聯的節點組成。這些節點之間的聯繫使得信息和資源的流動更加靈活和高效。「無時間的時間」概念探討了數位技術和全球網絡對時間觀念帶來的的革命性變化。相對於時間被視為線性、連續且不可逆轉的,人們的日常生活遵循著自然和機械時間的節奏。無時間的時間卻具有壓縮與擴展的特性,使得時間不再是線性的,而是彈性的,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調整。
其次,無時間的時間體現了多任務處理的現象,模糊了不同時間段之間的界限,使得時間變得更加流動和非連續。再者,全球同步化是無時時間的一個重要特質。這挑戰了傳統的時間區劃和時區限制。最後,永續連接是無時間的時間的一個顯著特徵,打破了傳統的工作和休息時間的界限,使得時間變得更加流動和不確定。人們不再受到固定時間表的限制,而是可以根據需要隨時工作或休息。
網絡社群與想像共同體
網際網路的興起和社交媒體平台的去中心化特性,加速了新型態的身份塑造和政治參與的形式。在新的ICT基礎上,新的時間和空間的環境中,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的概念強調數位通訊技術如何允許跨越傳統的物理和社會邊界重構身份和促進社會互動,此時,Benedict Anderson的「想像共同體」概念有助於我們理解由數位通訊技術所構築的虛擬社群。Manuel Castells的網絡社會理論提供了社交網絡和線上社群身份重塑的可能途徑。
我們已知,在網絡社會中,個體和群體有前所未有的機會通過線上互動來重構身份,展現出一種基於變化的社會、文化和技術背景下的身份流動性和多元性。進一步看,虛擬社群也為超越物理和社會界限的互動提供了新的平台,這些平台支撐著各種形式的集體行動,進而影響公眾意見和政策。虛擬社群亦可視為一種想像共同體,其形成基於共享興趣、經驗和媒體消費,而非傳統的地理接近性的社群。
Anderson和Castells都認為,共享的故事和集體記憶是社群形成的關鍵。在想像共同體中,基於印刷資本主義運作人們透過書寫和講述共享過去和未來來建立敘事。在網絡社群中,這種敘事通過各種社交媒體形式進行交流和重塑,從而促進了動態的、參與式的身份建構。網際網路的興起透過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平台促進了新形式的身份形成與政治參與。Benedict Anderson的「想像共同體」概念,可用來理解數位通訊技術所形構的虛擬社群。
網絡社群與客家想像共同體
結合Castells和Anderson的理論,我們可以理解數位平台如何使客家等地理上分散的族群能夠重構身份並參與到更廣泛的社會文化互動中。這些虛擬社群不僅為客家人提供了一個文化連結和政治參與的新平台,還重新定義了他們的社群和身份界限。
根據Castells,網絡社會使個體和團體能夠通過社交網絡和線上社群更自由地重構自己的身份。對全球客家社群來說,這意味著通過與其他有著相似歷史和文化背景的人連接,不論他們的物理位置在哪裡,都有機會重新定義和加強自己的民族身份。
在網絡社會中,社交媒體平台的出現允許了去中心化和參與性的政治行動形式。對於像客家這樣分散的社群,這些平台成為了政治參與和文化倡導的重要空間,增強了他們在地方和全球的能見度和影響力。
虛擬社群超越了傳統的物理和社會限制,提供了新的社會互動和融合平台。對客家人來說,這些平台不僅促進了文化聯繫的維護,還使傳統權力關係的重構成為可能,放大了在主流媒體中被邊緣化的聲音。
延伸Anderson的概念,客家可以被概念化為一個想像共同體,由共享的歷史、語言和文化實踐團結起來。數位通訊技術在強化這種集體身份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客家人儘管有地理上分散的現象,也能夠通過共享的敘事和記憶想像他們的社群。
客家社群不僅通過共享的故事和文化實踐被想像出來,而且還通過數位平台積極地構建和維護。想像和構建社群的雙重過程凸顯了ICT對離散社群身份形成和文化保存的深遠影響。
如何研究網路上的客家社群
隨著數位通訊技術成為全球化的驅動力,客家等離散社群已在網上建立起超越地理界限的活躍社區。為深入理解這些虛擬社群,研究者已開發多種研究方法,每種方法均能提供對客家在線社群社會文化動態的獨到見解。
網絡民族誌方法將傳統的民族誌研究技術適應至線上環境,專注於深入觀察客家社群在社交媒體、論壇和聊天室等線上平台的活動。此方法旨在理解網絡文化規範和實踐,以及文化身份如何在數位環境中得以維繫和變遷。內容分析法通過對網絡上評論、故事分享以及多媒體內容進行系統化分析,揭示了客家社群中流行的話題、身份表達方式,以及文化遺產如何在虛擬空間內被保存和傳承。
調查和訪談法結合了量化問卷與質化訪談,可獲得社群成員對於虛擬社群的看法、他們的參與方式,以及這些參與如何影響他們的文化身份和社會關係。網絡分析法則運用社會網絡分析工具,可視化客家線上社群結構,揭露社群中的關鍵行動者、子群體、信息流動模式,以及社群聯繫的強度。網路爬蟲分析法則涉及編寫程式自動收集網頁信息進行量化分析,這對於大數據分析尤其有用,包括情感分析、趨勢預測和網絡行為研究等方面。
通過這些方法論的應用,研究者能夠進一步了解和分析客家在線社群,並洞察數位時代下文化身份的形成和發展。
透過深入探討網絡社會和虛擬社群,我們得以觀察到資訊時代技術對社會結構和文化認同的深遠影響。客家社群的例子特別突出了數位通訊技術如何幫助離散社群在全球範圍內維持和重構文化身份,展現了網路技術在當代社會中的重要角色和潛力。
深入分析網絡社會與虛擬社群,可以揭示資訊時代中技術如何顛覆社會結構與文化認同。客家社群作為一個案例,凸顯了數位通訊技術對於支持全球範圍內離散社群維護和重塑文化身份的關鍵作用。針對者種性質的客家社群,因不同的心,有不同的方法。
延伸閱讀:Manuel Castells, 1996, 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講客廣播電臺》推出全新節目企劃,首次聚集國內3位重量級客家學者張維安、羅烈師與林本炫,共同主持客家知識含金量超高的廣播節目《客座教授!安烈炫》,將嚴肅的族群文化與客家議題,透過輕鬆對談的方式,傳遞給大家,把學術研究和民眾的距離,拉得更近一點。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
您還可以透過以下平台隨選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Ly3bl
Spotify ▶️https://reurl.cc/Dj1V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