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暑假來了,到宜蘭吃飯吧,順道看一年一次的稻浪,僅此一次全台獨家;在宜蘭米推動一年一作的稻耕計畫30年之後,風景如詩。

對很多人來說,暑假是玩水的季節,是吃冰的季節,是瞪著天花板發呆的季節,若說到玩水,就不能不提1996年開始的「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將近三十年來有多少人的暑假作業作文記上這一頁,或者初為人父母記憶中最溫柔的夏天是到宜蘭玩水、冷泉泡腳和吃糕渣卜肉;今年或許可以增加一個行程,到頭城的蘭陽博物館看因水量豐富而驕傲的宜蘭米,如何成為島嶼獨具一格的台灣名產。

暑假第一天開展的蘭陽博物館《呷飯(puínn)配滷蛋:宜蘭米故事特展》為期半年的展覽,以宜蘭米有機耕作和自然農法栽培的潮流展開敘事,從土壤水資源、地理人文與稻農臉譜為主軸,呈現宜蘭米從種稻的農夫到地方飲食文化特質,展現宜蘭以及宜蘭米在島嶼上獨特的位置與個性。

宜蘭米最早的證明是2001年才挖掘,埋在溪底的淇武蘭遺址出土的碳化榖粒,在展覽中呈現的新石器時代遺跡讓人低迴嘆息,再抬頭環顧以紙作為主要裝幀材料的展間,視野擴展出蘭陽平原的廣袤,縱深的歷史與熱鬧繁複的地景相互應答,宜蘭稻米風光如牧歌式的展開。

宜蘭米值得被討論與觀看在於她像島嶼中的島嶼般被孤絕形成的質地,台灣頭轉了個彎看見標誌性般的龜山島之後展開的旅程,就像那隻在站門口說歡迎光臨的粉紅色大蚯蚓,參觀者進入了具有宜蘭人獨特趣味的蟲洞般魔幻境地,到處都是水滴的山光水色與人們,十二個行政區各有代表性的稻農,他們的勞動身影在螢幕裡輪播。

展覽名稱是宜蘭人的用法,歌仔戲小生陳亞蘭唱的歌〈遊台灣〉一開頭就是,「呷飯(puínn)配滷卵(luínn) 」 是宜蘭人得意的宜蘭腔——帶有的濃濃鼻音的「unin」,因此配滷卵(luínn)的飯(puínn)特別的好吃,以宜蘭人強韌的生命力來看,或許粒粒分明、愈嚼愈香的米是他們所愛的特色,就像展間裡那位帶你蹦蹦跳跳的小米粒,是台灣秈10號嗎?無論是不是依然可以跟著它從太平山腳下跳到南澳海岸,進入太平洋游向龜山島。

展覽的核心價值說是宜蘭米不如說是宜蘭米的時代精神,因東北季風直面而來採一年一作的耕種方式,無形中讓土地休養生息得到更肥沃的土讓,進而推動符合世界潮流的自然農法,這個展覽的目的呼之欲出——推動符合現代農耕的方式,有機耕作有機飲食,維護台灣人吃營養安全的米。

以上的概念用五個單元來表達,以認識土壤為基礎的第一單元「好土好營養」,第二單元是「好春!好冬!」描述宜蘭的地形地貌形塑的歷史人文,最特別的分別是第三單元「巡田水,品牌米」與第四單元「勁宜蘭,米品牌」;這是各類型展覽中少數以人物為主展的特色,亦即宜蘭米的核心人物稻農,宜蘭十二個行政區,每一區以地理條件競相發展出的優勢,有四代人都在種稻的傳統稻農,有跨過一個山頭來此安家落戶的新農民,以各自的理念與懷想經營人類最古老的糧食作物。

最後一個單元「呷飯囉!」總結了稻米的一生,在國人食米量逐年下降,至2022年已不到43公斤,未達2000年的一半;宜蘭人想透過吃飯、美味的米食,喚醒米飯的味覺。

蘭陽博物館《呷飯(puínn)配滷蛋:宜蘭米故事特展》為期半年的展覽。陳芸葦攝
歡迎光臨,粉紅色大蚯蚓歡迎您。陳芸葦攝
展覽有從淇武蘭考古遺址挖掘出來的炭化米。陳芸葦攝
用水滴造型傳達豐富的水資源。蕭秀琴攝

蕭秀琴專欄/跟我一起去宜蘭找稻田

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