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媽祖的神衣居然出現葡萄、橘子!台中市新社區客庄的「九庄媽」以其「有神無廟」、「八庄吃一庄」的過年熱鬧遶境慶典聞名,而近期有網友發現九庄媽身上的神衣,似乎出現了新社的農特產「葡萄」、「橘子」,在地農特產融合宗教的莊嚴感,也讓網友看了直呼:「好可愛!」、「媽祖神衣有了水果點綴,變得好獨一無二。」
根據了解,因新社位於中興嶺北麓大甲溪南岸的高原上,與東勢鎮交界,是盛產葡萄、枇杷、高接梨、橘子的水果之鄉,因此九庄媽做為當地客家人逾200年的信仰,近年爐主也發揮創意,經媽祖同意後,將當地農特產物產,融入進莊嚴美麗的神衣上,間接讓網友驚艷到,新社九庄媽其獨一無二的山城客家信仰。
根據文獻記載,新社客庄的「九庄媽」祭祀信仰,在台灣清領中葉以前( 乾隆51年;1786 年)即已存在,因當時漢人入山開墾,與原住民族平埔族、泰雅族生活重疊,因而發展出「海神」媽祖演變成「山城」客家人信仰神祇的「九庄媽」發展史。
據林美容教授調查,有關新社九庄媽香火起緣,鄉民坊間最常說法,乃清朝時採樟製腦的庄民,所拾獲而迎回奉祀,相傳於200多年前,一名新社庄民到東勢角石壁坑採樟製腦時,因避雨而到荒廢破草寮發現一尊淋雨媽祖神尊,待大雨過後,於工地旁結草寮奉祀,日後請回新社地區供奉,加上當時漢人至新社開墾,常發生泰雅族人武力「出草」割取人頭事件,讓當地漢人感到生存面臨嚴峻威脅,因此當地鄉親在迎回媽祖後,經地方仕紳協商,徵得媽祖同意,新社鄉人口較集中的九個庄頭:新社、山頂、畚箕湖、大南、水底寮、土城、馬力埔、擺頭店及鳥銃頭等九庄,開始輪流迎請祭祀,遂名「九庄媽」,而九庄媽也因輪值的關係,有了「有神無廟」的特殊信仰情形,傳承至今已逾200年,後因水底寮因故退出祭祀圈,因此新社庄多輪一回,故仍稱「九庄媽」。
九庄媽主要的節慶儀式包括「媽祖誕辰」、「卜爐主」、「請媽祖」、「遶境遊庄」、 「過爐」。農暦三月二十三日,為媽祖誕辰,當日除了祝壽,根據民國七十七年山頂庄爐主娘張由口述,新社九庄媽祖子女會回來換絭,祈求身體康健、平安順利長大;農十月十五日,有兩個重要重要儀式活動進行,其一為,當年值年庄爐主擲筊請示,農暦正月初三至初七,擇一日遊庄遶境及起駕時間;其二為,次年輪值庄頭民眾迎回本庄,以擲筊方式由媽祖決定,次年奉祀祂的爐主由擲最多聖杯者擔任爐主,並以爐主的家宅為駐蹕地點奉祀一年,次多聖杯者擔任副爐主。
目前「新社九庄媽遊庄」,通常是每年農曆大年初三至初七之間舉辦,是新社客家人過春節的最熱鬧節慶之一,「九庄媽」遶行新社區的山頂庄(中正里)、新社庄(新社里)、土城庄(月湖里)、畚箕湖(月湖里)、擺頭店、鳥銃頭(復盛里)、水底寮(東興里)、大湳庄(大南里)、馬力埔(永源里)等九個清嘉慶至道光年間,客家先民開墾新社初期建立的九個庄,此一遶境期間,輪值的庄頭會款待其他八個庄的信徒,而有「八庄吃一庄」習俗。
台中市客家事務委員會表示,「九庄媽遶境」是新社客庄的重要民俗文化慶典,中市客委會於今(26)日在新社區公所舉辦懷舊照片展,展出100件有關九庄媽遶境的珍貴歷史照片,包含陣頭表演、祈福信眾、庄頭交接、歷屆爐主、執事繡旗隊和案桌等。
台中市府客委會主委江俊龍表示,今天特別邀請到九庄媽歷年爐主共25位齊聚,更邀請到前鄉長暨前縣議員陳萬通擔任導覽解說,一一介紹九庄媽的歷史沿革、交接儀式、當地陣頭以及各庄景點,十分精采。
江俊龍也特別介紹前爐主黃文貴,他從戊午(民國67)年擔任值年爐主至今已有45年,黃文貴表示,參與此次活動,心情至今仍相當澎湃,無法以言語形容。
中市府客委會表示,此次照片展覽,100件作品將分批輪流展示,對新社區豐富的歷史、文化做深度微觀的呈現與探索,並由在地客語薪傳師及新社高中教師以閩客語念謠介紹新社歷史,讓客庄習俗代代薪傳,展現客家文化在地紮根的成果。展出時間自即日起至7月31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