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講客廣播電臺》自今(2024)元旦起節目大改版,推出全新節目企劃,首次聚集到國內3位重量級客家學者張維安、羅烈師與林本炫,共同主持客家知識含金量超高的廣播節目《客座教授!安烈炫》,將嚴肅的族群文化與客家議題,透過輕鬆對談的方式,傳遞給大家,把學術研究和民眾的距離,拉得更近一點。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

文/羅烈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教授)

田野調查是客家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基本上是蒐集資料的重要手段;又更進一步以成為當地人為目標,獲得當地的觀點;而對於客家籍的客家研究者而言,更是置身事內的研究。筆者係人類學專長,對任何研究主題,第一件事就是「下田野」,去田野找資料與找答案。

田野調查作為一種蒐集資料的方法

田野調查是一種找資料的方法,特別是社會史或地方史的研究,在沒有國家檔案類資料的支援下,田野是突破的關鍵,例如吳學明找到北埔姜家史料,奠定了一輩子的研究基礎。文史工作者更是以此自豪,例如黃榮洛或劉還月等。黃卓權的《進出客庄》就是一本歷史學者如何做田野的好教材。再例如彭啟原的影像紀錄《臺三線的田野紀實》,也是長年田野調查的結晶。

這個風氣可以視為是臺灣1980年代本土化潮流的一部份,於是也不得不涉及所謂的當地或在地的深沉意義。

成為當地人

田野調查雖然是蒐集資料的好方法,但不僅是為找到資料,更要在現地讓資料「立體化」的重要手段,例如施添福的芎中七石隆興研究,人類學的學術傳統則又更進一步。人類學以研究他者為主,特別是沒有文字的少數民族,因為前往當地,跟當地人一起生活,進一步「成為當地人」,獲致「當地知識」或「在地觀點」。

傳統的民族誌研究法,例如孔邁隆在美隆、莊英章在林圯埔、羅烈師在湖口、洪馨蘭在美濃,雖然在研究取向上有所偏好,但基本上是民族誌式的整體研究。這種民族誌研究不僅是深入的個案研究,也往往可以作為討論當代及鉅觀問題,例如黃應貴的以布農部落的研究,回應新自由主義議題。

當代的人類學研究轉型於特定主題研究,例如呂玫鍰的民間信仰或姜貞吟的宗族研究。在海外客家研究方面,蔡芬芳、林開忠、柯朝欽、陳秀琪、羅烈師、張維安或張翰璧等,也都以田野調查的方法,完成了特定主題的研究。

置身事內的客家研究

對於身為客家人的客家研究者而言,客家研究成為置身事內的研究,也就是自己研究自己。筆者的研究地點包含臺灣客庄、砂拉越新堯灣及竹北六張犁等,我重新爬疏1980年代以來客家史時,經常覺得就是重新認識自己。長期的主題包含偏鄉小校、語言復興、博物館典藏與展示、宗族史及台北客家等,這些研究成果也往往影響實際的客家社會文化現象,於是產生了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相互影響的現象,這自然挑戰了所謂「價值中立」的學術傳統。

田野調查是歷久彌新的研究方法,值得系統性的學習。但田野調查可能不是一種方法,而是素養,甚至是知識的本質,某種知行合一的哲學觀。而對身為客家的客家研究者而言,則更等同於是生命價值觀。

收聽快捷網址:您可以透過以下平台隨選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Ly3bl
Spotify ▶️https://reurl.cc/Dj1VpN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