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清明連假將至,客委會最近推出桐花時節的春遊網站「2022客庄小旅行:有閒來尞」,介紹全台客庄的新鮮事、新玩法及各地美食,其中,針對即將到來的傳統節日客家人的傳統粄食,網站上也有詳細推薦,除了一般人熟知的客家粢粑、菜包外,客家人再清明節必吃的艾粄更是美味珍品,大家可趁連假到客庄嚐嚐各式美味。
客家人的粄食都以糯米或在來米製作,有各種鹹甜口味,製作時需要蒸的熟透,才能耐保存,除了能當日常小點心以外,也是各種歲時節令中最主要的祭祀食品,且還方便工作外出時攜帶,可見粄食在客家飲食文化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客家經典又好吃的粄食:
艾粄–清明必吃
綠色的艾粄是用艾草混合粄脆製成,如果使用不同的青草植物,則會有不同的名稱,用苧麻葉做的叫「苧麻粄」,若用狗貼耳草則叫「狗貼耳粄」。傳統客家人認為在即將進入夏暑的清明時節食用艾粄,具有祛濕排毒、補氣保健之功效。
紅粄–節慶必吃
紅通通的紅粄充滿喜氣的感覺,上頭印上的龜甲花紋則象徵著吉祥長壽,內餡通常包著甜膩的紅豆泥,是客家人在婚禮、新添男丁,或是祝壽等喜慶時會出現的米食祭品。除了向神明祈求幸福圓滿外,也將喜悅分享給親朋好友。
粢粑–超經典美味
客家人的「粢粑」,是用杵臼搥打糯米,將其打出黏性而成,口感香軟可口。和一般麻糬不一樣的是,客家粢粑是沾裹著花生糖粉吃,而非將餡料包在裡面,由於原料簡單,作法容易,是日常或是宴客場合上常出現的傳統小點。
粄條–照三餐吃的美味
粄條也稱作「面帕粄」,是具代表性的客家米食,吃起來滑順扎實,很有飽足感。不管是加入高湯與韭菜、豆芽同煮的滾燙湯粄條,還是和油蔥酥、蝦米一同快炒的乾爽乾粄條,都是美味又常見的粄條吃法。
客家菜包–沒吃過別說你懂客家的美味
將蘿蔔絲、香菇、油蔥、乾蝦皮等內餡炒過後,用糯米外皮包裹,即成一顆餡料豐富的菜包。由於外形像豬籠,因此又稱「豬籠粄」,是每逢過年過節必備的美味,用來祭祖敬天,祈求平安、吉利、好彩頭。
米篩目–甜鹹皆宜的經典
米篩目就是俗稱的「米苔目」,滑溜軟Q的口感,讓人稀哩呼嚕的一口接著一口。米篩目不管做成甜的或鹹的都很適合,加入糖水、剉冰,甜的米篩目涼爽消暑,配上肉燥、油蔥,鹹的米篩目鹹香美味。
牛搵水–想吃也不見得找得到的絕品
牛搵水是傳統客家族群耕田休息時所吃的點心,因為外型好似水牛泡在水中,而得此名。雖然是粢粑的一種,但因做法與吃法不同而比粢粑更Q,冷卻後不但不會硬掉,口感反而更好。可以沾著黑糖薑汁、花生、芝麻等等一起吃,風味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