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台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古秀妃將接任下屆客家委員會主委,現任主委楊長鎮稱讚古秀妃是30年前參與客家運動的老戰友,他相信一棒接一棒,客家將更有希望。的確,客委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客家語言與文化的傳承,「沒有客家話,那還有客家人?」
1988年12月28日的「還我母語運動」大遊行,喚醒了沈睡的客家人,廣電頻道怎沒有客家話?車站怎沒有客語廣播?客家話不是台灣話嗎?拜總統直選之賜,有選票就有力量,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後,請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徐正光在中央籌備客家委員會,2001年6月14日客委會成立,由范光群擔任首任主委。
23年來臺灣已兩度政黨輪替,客委會換了8位主委,依序是范光群、葉菊蘭、羅文嘉、李永得、黃玉振、劉慶中、鍾萬梅、李永得與楊長鎮,其中李永得兩度擔任客委會主委。任期最長的李永得、黃玉振曾是媒體高階主管,劉慶中、鍾萬梅分是學者、常任文官出身,范光群是名律師,有選戰歷練的只有葉菊蘭、羅文嘉、楊長鎮,主政也各有擅長。
縱使臺灣的客家人已七成住在六都,但許多人還存有桃竹苗、高屏六堆是主要客家聚落的觀念,就連客委會主委亦似乎有「南北輪政」的不成文慣例,如徐正光,李永得、劉慶中、古秀妃是南客;范光群、葉菊蘭、羅文嘉、黃玉振、鍾萬梅、楊長鎮是北客。
這8位主委任期有長有短,但都有強烈客家話逐年流失的危機感,因此積極推動客家基本法,將客語納入國家語言,推動母語教育,辦理客語認證,舉辦客語演講比賽,鼓勵客語文學創作,成立客家兒童合唱團,甚至在苗栗市僑育國小還推動「客英語」雙語教學,就是希望能增加客語的流通量,講客語的尊榮感。
中央還在多所國立大學成立客家學院、客家研究所,設立客家電視臺、講客電臺,也都是希望客家話能走進學術殿堂,並透過傳播媒體的力量,讓客家話更普及;但面對全球化世界潮流,全球有許多弱勢族群語言,面對優勢族群語言,已瀕臨危機,如漢化的平埔族,語言在臺灣已近乎消失;山地原住民語言與客家話也已達「瀕危」階段。
因此,誰擔任客委會主委都一樣,要挽救「瀕危」語言,談何容易?最重要是要喚起客家族群的危機感與尊榮感,「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人?」「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不忘祖宗聲。」
2012年蔡英文參選總統敗給馬英九後,指示楊長鎮規劃「浪漫臺三線」,2016年蔡英文就任總統,8年任內楊長鎮先後出任客委會副主委、主委,他也非常重視臺三線的客家經營,如先後在北埔、獅潭拍攝「茶金」、「花若盛開」電視劇、記錄片,都獲得不錯迴響。
但是這些努力並未反映在民進黨選票上,年初的總統大選,賴清德在臺三線上的新竹、苗栗縣落居第三,桃竹苗民進黨立委候選人也全軍覆沒。為此,曾任新竹縣長的新埔義民廟董事長林光華月前當著蔡英文、楊長鎮的面「開砲」,他批判成立客委會應是為了客家文化,而不是拿雞毛蒜皮小補助做鄉鎮創生,這樣人民無感。
林光華的批判,見仁見智,而客家族群的投票取向偏藍也有其歷史因素,臺三線上的選民亦不多,將客庄選戰成敗怪在客委會身上也言重了。
不過,客委會的預算有限,也應將重心放在客家語言、文化的鼓吹、發揚上,應該是中央其他部會該輔助、輔導的,客委會也不必「越俎代庖」浪費資源;而肩負客家語言文化教育、傳播重任的客家學院、客家電視臺也應自我要求,扮好客語宏揚的領頭羊,讓人民有感。
客家是臺灣第二大族群,身為客委會主委只要秉持「客家擺中間,黨派放兩邊」,用心經營,將餅做大,選民自會有感。
看更多《客新聞》https://feed.hakkanews.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