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看花之前,它可以是火柴棒;看花之後,它可以是油紙傘,癡心的人等著看花開,千年油桐佇立長存。
朋友傳來一篇以油桐花做果凍的應景文章,料理照片是一張被西洋菜和明膠封住的千年桐盛放的小花,想寫個讀者投書——油桐花雖意含豐富花樣清新,萬般欣賞都可,就是無法當食材用,一種植物千般好,當然要演化出防衛機制,發展毒性保護自身實屬必然。
桃竹苗地區五月雪盛名,與其說是在地的人的印記,不如說是觀光客的印象,事實上,身在其中的人不會有風景印象,較多的是在有油桐樹的雜樹林中勞動的深刻體感,或者因為有了這些刻意引進的外來種樹木,改變了此地的經濟,讓生活有所期待。
第一次知道「油桐樹」這個名,大約在小學三四年級,1984年前後,一天拿著童話故事書和姐妹們在亭仔下共讀,正讀到〈賣火柴的小女孩〉,附近經營成衣廠的伯姆看見並停下來看小女生們在玩什麼遊戲,她指著故事書的插圖頗有感觸並跟後生憶往。
提到自己小時候,被長輩要求負責提著很重的米去跟人交換很輕的火柴,那時候火柴比米還貴重難得,但她很高興自己能擔負這任務並達成,因為火柴很輕,拿著不費力,可以輕鬆愉快地回家,當下順口帶到一句話,「火柴是用油桐樹做的,你們知道嗎。」她帶著微笑期待的探問,讓人印象深刻不曾或忘。
台灣80年代盛行的口號有一句是「家庭即工廠」,但真有經歷的人並不算多,反而隨著大型成衣廠或陶瓷廠起落,在聚落裡的小型家庭式工廠依附而生,一群踩裁縫車或拉紡織車的女性勞動身影,成了一種集體記憶——家族裡總有一兩位女性,不是在成衣廠幫忙就是經營小工坊事業,尤其是在日本時代上過公學校,去新娘班學烹飪、裁縫,想利用技能幫忙家計的長輩,在擺滿機械的大空間中,教導坐在整齊排列機器前的年輕女孩,來回拉線,發出畫一的聲響,展現了一幅數大便是美的力量,烙印在腦海中;或許她們可稱為第一代大規模集體勞動的台灣婦女。
就在女性長輩回憶火柴的故事後,跟在後頭聽到油桐樹觸發情緒、在工坊做裁縫的一位阿姨接著話頭說,自己休假空閒時要妯娌姑嫂大家一起去撿油桐子。小孩子不知道油桐子為何物、做什麼用,更不了解這是塑化業發展前,曾經輝煌熱門的重要物產,也是日本時代被引進台灣,稱為「千年桐」油桐樹的重要原因。後來爬梳資料更得知那年代的婦女在淺山雜樹林裡撿1公斤油桐子,可以賣到10元左右,當年1斤(600公克)白糖約4元,才恍然明白這群做雜工補貼家用的一代客庄女性,撐起多麼大的桐油產業。
待到我輩,在油桐失去經濟作用之後,除了在初夏時節偶然抬頭撇見山頭一抹白,只有在家政課中為了做一朵最簡單的油桐人造花交作業,才會記住油桐花的細節。客庄的國中女生家政課多有做人造花的課程,一是維持蓪草做紙、摺紙花的傳統,另一是做絲襪花,手拙的同學最後都會被無可奈何的老師要求做最簡單造型的油桐花打發,簡單的白色五花瓣,黏上紅色的花蕊,再怎麼笨的女學生都做得出來交差。
台灣常見油桐有五六種,均為外來引進,賞浪漫台3線的油桐花,看的多半是千年桐,也是最具經濟價值的油桐樹,種植面積達到上萬公頃,極盛一時;造就客庄五月雪的印象。
看更多《客新聞》https://feed.hakkanews.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