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佑昇/台北報導】堂堂邁入第4屆的榮譽步道師頒獎大會,今天在台灣博物館古生物館舉行,獲獎的榮譽步道師及團體,分別是高雄六龜的客家鄉親謝福興、澎湖湖西鄉紅羅村閩南石滬工班、屏東來義鄉南和村的排灣白鷺部落「masa’e古道祭」;而今年授予獎項,與前三屆不同,特別強調「傳統祭儀凝聚社群力量」以及「集體分工合作」的精神,因此三組得獎者僅有六龜的謝福興是個人獲獎,另外兩組都是在地團隊,進而讓大家看見,手作步道不光能與大自然共榮,也能進一步凝聚社區團結力量。
千里步道執行長周聖心表示,台灣從早期至今的手作步道,因各地的地質、土壤,及其所承載的歷史人文特色,呈現出各種當地「風土」的特殊步道樣貌,但現在各地手作步道,已在開發工程標準化、水泥化的進逼中被淹沒,因此,千里步道協會於2018年發起「榮譽步道師」的獎項,主動發掘、鼓勵各界提報,並邀請法國導演尚若白合作拍攝,將這些精彩的技藝與記憶拍攝下來,希望促使社區重視與傳承,也讓大家看見手作步道的美好;到了今年已第四屆,早已獲得公私部門大力支持,今年更獲得「台灣期貨交易所」贊助支持舉辦頒獎典禮。
千里步道指出,近年各界掀起「職人魂」的文化新浪潮,古蹟建築領域也有「人間國寶」對傳統技藝的致敬,因此,千里步道也希望透過「榮譽步道師頒獎」,像持續傳承古道維護技藝的匠人們致敬。
今年的榮譽步道師審議過程中,一樣強調手作步道工法,但特別的是審議委員們也看見了「古道的常態維護」重要性,因此,在考量到「維護往往需要一整個工班分工合作,更需要社群集體的力量」的因素之下,除了選出高雄六龜的客家鄉親謝福興之外,也特別選出了兩組以「團體」獲獎的榮譽步道師代表,分別「澎湖的紅羅村石滬工班」以及「屏東排灣族白鷺部落masa’e古道祭」。
今天的榮譽步道師頒獎典禮,聚集許多政府部門代表,像是客委會主委楊長鎮、林業署副署長林澔貞、觀光署副署長林信任、國家公園署主任秘書張維銓、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候任文化部長小野、立委伍麗華、立委范雲等人到場支持。
「我們真的是在跟時間賽跑!」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強調,近年頒獎的榮譽步道師,因為看見這些手作步道師匠人們,都是真實生活在各族群或社群,因為順應自然環境,進而創造出美好的人文生活地景環境的人們,但現有的文化資產保存法必須先指定特定古道,才能據此申請指定技術保存的人,但許多古道缺乏文字資料,難以佐證嚴格的文資價值,而保存關鍵技術的耆老日益凋零,古道也遭受工程標準化、水泥化的進逼,因此,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才會募集民間資源,邀請各界提報,並組成包括劉克襄、賀陳旦、郭瓊瑩、吳瑪悧、徐如林、孫大川、陳板、吳夏雄、翁注賢、黃于玻、徐銘謙等,來自古道文史、生態工法、生態調查、景觀、建築、藝術、族群、登山健行等領域專業者組成審議委員會。
最後,今天頒獎典禮,也特別舉辦了第二度的「步道師授證典禮」,因步道師的培訓過程十分不易,需要長時間專業培訓及經驗學習,光是培訓出一位步道師,平均至少需要4至6年的時間,而今天的道師晉升頒證儀式,有2位步道師及8位實習步道師晉升,為手作步道之推動增添新的生力軍。
謝福興獲獎說明:
- 謝福興
- 1946年5月21日生
- 高雄市六龜區客家人
- 工法技藝 : 卵石駁坎
- 推薦單位:社團法人高雄市美濃愛鄉協進會
世居六龜新威的謝福興先生家族務農,他自小從祖父、父親輩習得傳統砌石工法。
由於謝家的田地是緊鄰荖濃溪的「河壩地」,只要逢雨,湍急的水勢就有可能沖毀田地;2009年,莫拉克颱風沖毀荖濃溪畔的田地,謝老師傅以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利用荖濃溪的石頭,以簡單的工具「石挖仔」、「鐵橇」與「畚箕」,自行用人力砌石–「咬(Ngau)」和「楔(Xiab)」的工法技巧,修補家中五分半的耕地,疊砌了200公尺長、100至190公分高的田埂。
老師傅順應荖濃溪周邊環境而發展出砌石工法與在地智慧,也不忘提攜後代,持續教授工法技術,並將傳統砌石運用在現代「河溪治理工作」,帶動自然環境遭破壞與修補的反思。
砌石護坡在步道的上下邊坡是常需運用的技術,在現今慣性仰賴水泥、機具的時代,乾砌卵石的結構穩定難度,更使匠藝顯現其精湛與文化價值,因此獲獎。
澎湖紅羅村石滬工班獲獎原因:
- 紅羅村石滬工班
- 澎湖縣湖西鄉
- 工法技藝 : 石滬修復
- 推薦單位:離島出走工作室
澎湖石滬群是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但在時代演進與社會變遷之下,具友善生態價值的石滬漁法因失去產值而沒落,石滬的疊砌技藝也逐漸隨之失傳。
紅羅村石滬工班由幾位資深匠師帶領,致力培育在地青年傳承石滬工法,近年來已逐步修復多處聚落中的石滬文化地景。
匠師工班精準掌握石滬修復的工序,以及配合水文、潮汐、穩固平整需求的選石和砌石工法,整個團隊不僅傳承了澎湖早年的集體海洋記憶、保存與自然共好的石滬建造及修復工法,也從年輕人返鄉推廣傳統文化智慧的環境教育、系統性爬梳歷史資料及紀錄石滬修復的過程中,找出與石滬相關權人及社區的共榮模式,同時帶動社會的參與和關注。
石滬上方的平整面提供行走的需求,反映澎湖岸際居民與海洋自然環境互動過程,發展出來的生態知識與身體技術,可以提供相關機關在建置海岸步道時,相互參照的文化系統,因此獲得審議委員們一致認可。
屏東排灣族白鷺部落masa’e古道祭獲獎說明:
在排灣族的幾個重要祭典中,「修路」是祭儀前籌備的一環,用意是讓祖靈可以回來,也讓獵物可以進來。
中排灣的屏東來義南三村,更進一步發展出每年一次的「masa’e古道祭」,即修路納福的祭儀,並維繫至今。
古道祭通常在11月雨季過後舉行,透過祭儀進行道路整理。祭典第一天,會先去一處巨石進行儀式,向神靈宣告古道祭開始;第二天修復公共古道;第三天修復私人古道;修路完成後,會分送福糕給族人,象徵納福。
在白鷺社區排灣族古道祭中,部落展現的社群凝聚力、對於公共使用通道自發性的維護、以及傳統儀式的傳承,反映出每年受到汛期颱風季節影響後,族群定期維護周邊自然環境,避免天災造成人禍,是人與自然相敬、相生、相惜的最佳實踐。
步道需要常態例行的維護,而最好的維護來自於社區的在地守護與傳承,期待社群共好的精神可以喚起社會共有的記憶,也期待古道祭能回到舊聚落周邊,持續以祖先的方式修祖先的路,而該祭典,世代結合神話精神和凝聚族人團結行動力量,因此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