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在客庄,但凡有一點堅持的店家,開門做生意,早早就把水杯碗筷擺好,客人一進門,一壺仙草茶、桔醬一碟端出來,番豆、醃蘿蔔小菜兩三碟跟著上。不需要像滬菜、粵菜館,還得問要香片還是菊潽,即使是三、四張桌的客家菜餐館,能拿出風土日常待客,就是彰顯自信最好的方式。

一如歐美國家在1920年代開始現代性的地方菜復興運動,建立觀光地區的經典菜色推動在地旅遊,製造經典菜色隨之而來的就是具有族群色彩的傳統飲食儀式,台灣人大約到1970年代中才開始重視地方行銷觀光,各行政區努力在文獻、傳統與日常生活中尋找能代表自己的元素,呈現殷勤待客、禮數周到,傳達自身的美感價值。

要如何建立吃客家菜的儀式感讓觀光客有感,就像韓國人推廣韓式料理建立的飲宴程序,一上桌先擺出六小碟涼菜,客家餐館要怎麼做呢?

去年暑假從加拿大回台灣旅行的朋友到客庄聚餐,驚訝於茶壺裡黑黑的、有點甜的茶讓客人隨意喝不用錢,大熱天去暑氣的誠意莫過於一上桌先喝兩杯解渴的仙草茶,找不到比這更貼心的禮數,她從來不知道台灣的餐廳有這種待客之道,在產茶的峨眉不上茶葉茶,卻以這種涼茶款待,殊不知這是客家人熱天消暑氣的方式,每天熬一大壺仙草或仙草加狗貼耳(魚腥草)隨時飲用,客庄的餐廳小館援用,在無形中建立了一種餐飲風格。

進入飲食場所,在正式用餐之前的短暫瞬間,也就是餐前準備的空白時刻,是飲宴最美的一段時光,慣習流傳可遠溯上古時代的待客之道,是蒙昧混屯時代主客皆為陌生人而有的互相了解過程,沿襲下來,成為一個美麗流光,交談、理解、體諒,因而建立了文明的空間。

於台三線的客家人而言,遠推是久別重逢的激動時刻,近有聊天說話,難得喘息的片刻,再多說一點,是客家人傳統宴客的程序簡化。

朋友去客庄看收冬戲吃拜拜回來跟我說,「你們客家人真小氣,稻埕圓桌上放一大盤粢粑、一鍋炒米粉、一鍋湯圓,還有糖果飲料,一到就先填飽肚子,等到開席已經吃不下了,或許這樣就可以不用上太多道菜。」

這種誤會來自於早期社會交通不方便,有人一大早就得徙步出門作客,主人得為早到的客人準備點心,粢粑、炒米粉和湯圓,這些都是能夠讓客人隨意自取的食物,也互相在這片刻安頓好自己並交流。

至今,即使交通方便有自用車,有些長輩還是習慣一早就出門到親戚家打嘴鼓,小時候最討厭一早被叫醒準備出門去舅公家,十分鐘的車程,去到還不到十點,進門先洗手擦臉,桌上有炒米粉、湯圓、粢粑,對小孩來說,有瓜子、糖果和汽水就是歡樂,最重要的是茶盤上有熱茶奉客,茶壺裡一大桶仙草茶隨意飲用。

這是1980年代之前的客家人待客之道,於今逐漸消失的不只是餐前準備已不再講究,甚至被省略,失去了藉由餐前小小的延宕,創造出自由的活動空間並展開了美學享受的可能性。

更可惜的是,在藉由客家元素推銷客庄時,沒有藉機傳達客家飲宴美學,再多的桔醬披薩,披薩還是拿坡里的象徵,仙草凍配果醬,人們記憶的還是甜蜜果醬,倒不如用來建立客家飲食的儀式感,讓人來得印象深刻。

餐桌上的仙草茶與桔醬。蕭秀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