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清/綜合報導】閱讀是一種舒服的休閒,苗栗卓蘭鎮內灣里的活動中心,在921地震時被震垮,往後的10年間,一直沒有自己的活動中心可使用。時至今日,農業部農田水利署臺中管理處同意撥用中央伯公廟旁用地,成功跨出內灣活動中心重建的第一步。目前就待卓蘭鎮公所籌措經費到位後,即可正式開工興建,而卓蘭鎮立圖書館期望朝建築物結構耐震補強、防水、老舊電氣線路修繕等問題進行改善,實現保障員工、讀者使用安全。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長鎮日前至苗栗縣卓蘭鎮立圖書館,聽取卓蘭鎮公所說明「卓蘭鎮內灣里新建活動中心工程案」及「苗栗縣卓蘭鎮立圖書館耐震能力改善工程施作案」執行進度。
楊長鎮表示,客委會全力支持活動中心與圖書館工程案,但在此之前,希望卓蘭鎮公所能重新評估計畫,實際觀察鄉親生活需求、後生的需要,多方審慎考量後再行改造工程。
楊長鎮說,伯公廟是客庄傳統的文化中心,日治時期有公會堂與集會所、國民政府時期則有中山堂,而這些集會場所,多半作為政令宣導的功能。他強調,回到現代的活動中心,就應以鄉親的需求出發,實際地回應民眾、後生的需要,打造一個不只是可以「坐尞(四縣腔:coˊ liau,坐下來休息、閒談)」、「打嘴鼓(四縣腔:daˋ zoi guˋ,閒聊)」的所在,也是青年返鄉時可討論公共事務、文化交流的空間。
「圖書館應該是全鄉鎮最舒服的地方,是一看到就想去讀書的所在」楊長鎮提醒,不論圖書館是要重建或改建,都要評估空間方面可以容納多少人、建物每年維修可能的花費、如何延續建物的生命週期,達到永續工程、建物與周邊空間的互動評估要有完整的設計概念。尤其卓蘭圖書館對面就是詹冰文學故事館,更是培育文化工作者駐點的重要場域,詹冰(1921—2004)是卓蘭鎮知名的客家詩人,開過藥局、擔任過國中理化老師,因此有了「藥學詩人」的名號,在台灣史有著重要的地位。
客委會長期推動「客庄創生環境營造計畫」,試圖活絡客庄產業經濟、提振客家文化特色產業、形塑客庄移居及觀光環境,並藉由相關資源挹注,支援客家青年創(就)業,藉以吸引青壯人才回流或移居客庄,進而再造客庄新生命;而另一個「文化發電機」計畫,則是以鄉鎮級圖書館為實踐場域,透過空間改造及相關軟硬體資源挹注,成為在地鄉親、文化工作者沉澱、閱讀、創作、交流及推動客語傳承多元利用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