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講客廣播電臺》自今(2024)元旦起節目大改版,推出全新節目企劃,首次聚集到國內3位重量級客家學者張維安、羅烈師與林本炫,共同主持客家知識含金量超高的廣播節目《客座教授!安烈炫》,將嚴肅的族群文化與客家議題,透過輕鬆對談的方式,傳遞給大家,把學術研究和民眾的距離,拉得更近一點。
點我線上收聽《客座教授!安烈炫》
文/張維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榮譽教授)
1808年,徐旭增在廣東惠州豐湖書院講述客家人的來源(《豐湖雜記 》),認為客家先民是宋朝時期中原地區衣冠舊族的後代,忠義之人。 在這個客家的相關發展過程中,傳教士曾經以平行或交叉的方式參與其中。
巴色差會傳教士與客家研究
德籍傳教士郭士立(Gützlaff)於1833年到澳門,學習粵語及客家話,1844年他在香港創立了「福漢會」,以客家族群為傳教對象,「南王」馮雲山曾為該會教徒。因為郭士立的關係,巴色會於1846年派遣了韓山明牧師(Theodore Hamburg)和黎力基牧師(Rudolph Lechler)來華傳教。韓山明專注於向客家人傳教,成為第一位專門向客家人傳教的西方傳教士,著有《太平天國起義記)和未完成的《英客家字典》。後來也加入客家地區傳教的黎力基記錄了大量關於客家人的民俗、傳統和宗教實踐的資料,他發表過〈客家漢人〉(The Hakka Chinese),此外還編譯了《馬太福音書》和《路加福音書》的客家方言版本,編輯了《德客辭典》、《客英辭典》,甚至協助客家人移民海外。
三位傳教士對客家族群源流的研究
19世紀中葉,隨著太平天國運動和土客械鬥的發生,客家人漸成研究的焦點, 除了客家士子,在華傳教士也投入其中, 提供了許多認識客家的基礎。Ernest John Eitel(歐德禮)、Charles Piton(畢安)和 George Campbell(坎伯)的貢獻,影響了後來的客家圖像。
Eitel於1862年抵達香港,其後在寶安布吉附近的李朗工作。著有〈客家漢人民族誌略〉(Ethnographical Sketches of the Hakka Chinese)、〈客家歷史大綱〉(An Outline History of the Hakkas)。他認為客家人源於中國北方,並歷經五次南遷,不是被同化的韃靼人。他用語言學證據來支持客家人是純種的漢人。依據客家人的族譜和口傳歷史,〈客家歷史大綱〉建立了客家人 的遷徙神話,也影響後來者。
Piton於1864年來到中國,被派往廣東嘉應州等地傳教。他發表過〈論客家人的起源和歷史〉 (On the Origin and History of Hakkas),雖然檢討過族譜的可靠性,不過他認為唐宋以降的紀錄是可信的,根據客家族譜,客家的祖先原居於福建寧化的石壁村,並在唐朝末年因黃巢起義而開始南遷。他堅持客家人與漢族屬於同一民族,並認為客家語言與漢族方言相似。
Campbell 著有〈客家源流與遷移〉( Origin and Migrations of the Hakkas),他提出客家人歷經三次南遷的理論,並強調客家語言保留了中原河南的古音。認為客家人大多認為其祖先來自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的石壁村。他認為客家人在語言或習俗上可能與其他中國人有所不同,但從外表上看,他們與廣府人或福老人並無顯著差異。這表明他對客家人的種族歸屬和身份認同有著更為包容和多元的看法。
傳教士的客家研究與影響
傳教士大多從譜牒入手,進行客家源流的研究。認為客家為華北漢人南遷,Eitel提出的是五波南遷理論,首次南遷始於秦朝;Campbell認為客家人經歷了三次南遷,這些觀察對羅香林「五次遷徙說」可能有影響。
Campbell和Piton在促進基督教在客家群體中的傳播過程中,強調了客家人是純正漢族血統的觀點,Campbell甚至宣稱客家人是中原具有輝煌歷史的世族後裔。他們對客家人的勤奮耐勞和耕讀傳統的讚譽,同時也讚揚客家婦女的勞動,增強了客家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加深了他們與基督教的聯繫。
傳教士的工作在客家認同方面、客家知識的產生都具有其重要性,除了增強了客家的自信與凝聚力,也起啟發他們的思想,因此有人認為近代許多客家革命家和思想家的出現,與基督教的影響息息相關。
收聽快捷網址:您可以透過以下平台隨選收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yLy3bl
Spotify ▶️https://reurl.cc/Dj1VpN